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热电池新型正极材料的制备与薄膜化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16-36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热电池简介第17-24页
        1.2.1 热电池发展史第17-18页
        1.2.2 热电池组成与结构第18-21页
        1.2.3 热电池分类第21-24页
    1.3 热电池正极材料第24-30页
        1.3.1 金属硫化物正极材料第24-28页
        1.3.2 NiCl_2正极材料第28-29页
        1.3.3 其他体系正极材料第29-30页
    1.4 热电池单体电池制备工艺现状第30-33页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33-36页
        1.5.1 选题依据第33页
        1.5.2 研究内容第33-36页
第2章 一元硫化物正极材料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6-54页
    2.1 研究背景第3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6-41页
        2.2.1 实验原料第36-37页
        2.2.2 主要仪器和检测设备第37页
        2.2.3 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7-38页
        2.2.4 热电池单体电池的组装第38-39页
        2.2.5 材料物理性能表征第39-40页
        2.2.6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2.3.1 晶体结构分析第41-43页
        2.3.2 热分析第43-44页
        2.3.3 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含量分析第44-48页
        2.3.4 比表面积分析第48-49页
        2.3.5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9-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3章 新型复合硫化物Fe_(0.5)Co_(0.5)S_2正极材料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4-70页
    3.1 研究背景第5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4-58页
        3.2.1 实验原料第54-55页
        3.2.2 主要仪器和检测设备第55-56页
        3.2.3 正极材料的制备第56-57页
        3.2.4 热电池单体电池的组装第57页
        3.2.5 材料物理性能表征第57页
        3.2.6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7-5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8-68页
        3.3.1 晶体结构分析第58-59页
        3.3.2 热分析第59-61页
        3.3.3 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含量分析第61-64页
        3.3.4 微观结构分析第64-65页
        3.3.5 比表面积分析第65-66页
        3.3.6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6-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4章 高电压NiCl_2正极材料制备与改性研究第70-92页
    4.1 研究背景第70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70-75页
        4.2.1 实验原料第70-71页
        4.2.2 主要仪器和检测设备第71页
        4.2.3 材料的制备第71-73页
        4.2.4 热电池单体电池的组装第73-74页
        4.2.5 材料物理性能表征第74页
        4.2.6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4-7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5-89页
        4.3.1 热分析第75-77页
        4.3.2 晶体结构分析第77-79页
        4.3.3 表面形貌分析第79-84页
        4.3.4 比表面积分析第84-85页
        4.3.5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85-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2页
第5章 薄膜单体电池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2-112页
    5.1 研究背景第92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92-96页
        5.2.1 实验原料第92-93页
        5.2.2 主要仪器和检测设备第93-94页
        5.2.3 实验方案第94页
        5.2.4 材料的制备第94-95页
        5.2.5 热电池单体电池的组装第95-96页
        5.2.6 材料物理性能表征第96页
        5.2.7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9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6-109页
        5.3.1 CoS_2薄膜正极的热处理第96-98页
        5.3.2 CoS_2薄膜正极和CoS_2/LiF-LiCl-LiBr复合薄膜片晶体结构分析第98-100页
        5.3.3 CoS_2薄膜正极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含量分析第100-101页
        5.3.4 CoS_2/LiF-LiCl-LiBr复合薄膜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含量分析第101-104页
        5.3.5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104-109页
    5.4 本章小结第109-112页
第6章 结论、创新性与展望第112-116页
    6.1 结论第112-113页
    6.2 创新性第113页
    6.3 展望第113-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6页
致谢第126-12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碳基复合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下一篇:锆钛酸钡钙纤维-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的制备与储能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