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论 | 第11-29页 |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25页 |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25-26页 | 
| 五、论文结构 | 第26-29页 | 
| 第一章 军工复合体与委托一代理理论 | 第29-46页 | 
|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及相关概念 | 第29-33页 | 
| 一、"军工复合体"概念 | 第29-31页 | 
| 一、本文涉及的其他相关概念 | 第31-33页 |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3-37页 | 
| 一、委托-代理关系 | 第33-34页 |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34-37页 | 
|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与军工复合体的负面影响问题 | 第37-44页 | 
| 一、美国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37-40页 | 
| 二、政府与军工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40-41页 | 
| 三、使用委托-代理理论作为理论框架的原因 | 第41-44页 | 
| 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二章 军工复合体在美国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影响问题 | 第46-63页 | 
|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对美国政治的负面影响 | 第47-52页 | 
| 一、利益集团政治所固有的不利影响 | 第47-49页 | 
| 二、军事因素对政治的负面影响 | 第49-51页 | 
| 三、军工复合体对美国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第二节 军工复合体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52-55页 | 
| 一、军工复合体与军费开支浪费 | 第53页 | 
| 二、军工复合体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53-55页 | 
| 第三节 利益冲突导致的军工复合体的行为偏差问题 | 第55-62页 | 
| 一、军工复合体在国内事务中不忠于委托的问题 | 第55-60页 | 
| 二、军工复合体在对外关系方面不忠于委托的问题 | 第60-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三章 美国政府规制军工复合体的基本制度 | 第63-104页 | 
| 第一节 美国政府规制军方的基本制度 | 第64-76页 | 
| 一、国会对军事的管辖权 | 第64-66页 | 
| 一、总统对军队的最高指挥权 | 第66-68页 | 
| 三、文官治军制度对军队的控制 | 第68-71页 | 
| 四、军事管理的分权制衡对军方的影响 | 第71-76页 | 
| 第二节 美国政府规制军工企业的基本制度 | 第76-90页 | 
| 一、垄断问题、行贿问题与军工企业 | 第77-84页 | 
| 二、美国政府对军工企业出口的管制 | 第84-90页 | 
| 第三节 美国政府防范与惩罚军商合谋的制度 | 第90-102页 | 
| 一、反腐败制度建设——防范军工复合体不正当影响力 | 第90-95页 | 
| 二、应对军工复合体负面影响的相关制度建设 | 第95-99页 | 
| 三、美国政府在制度上对利益集团多元化的鼓励 | 第99-102页 | 
| 小结 | 第102-104页 | 
| 第四章 美国国防部对军工复合体的规制 | 第104-138页 | 
| 第一节 国防部的创立及其职能的强化 | 第104-111页 | 
| 一、国防部设立的背景 | 第105-106页 | 
| 二、《国家安全法》(1947年)和《国家安全法修正案》(1949年) | 第106-107页 | 
| 三、《国防部重组法》(1958年) | 第107-109页 | 
| 四、《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1986年) | 第109-111页 | 
| 第二节 国防部规制军方和军工企业的制度 | 第111-114页 | 
| 一、国防部管理军方的制度 | 第111-112页 | 
| 二、规定国防采办事务的制度 | 第112-114页 | 
| 第三节 国防部对军队的规制 | 第114-118页 | 
| 一、对军人行为的规制 | 第115-116页 | 
| 二、对军队军费使用的管理 | 第116-118页 | 
| 第四节 国防部对军工企业的规制 | 第118-125页 | 
| 一、国防部对军工企业行为的规制 | 第118-119页 | 
| 二、国防部通过采办项目主导军工企业 | 第119-121页 | 
| 三、应对政府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121-125页 | 
| 第五节 应对规制俘获问题:国会对国防部的监管 | 第125-137页 | 
| 一、国会委托行政部门执法时的权力关系 | 第125-128页 | 
| 二、国会利用拨款权管制国防部 | 第128-131页 | 
| 三、国会对军事事务的直接监管 | 第131-137页 | 
| 小结 | 第137-138页 | 
| 第五章 美国政府的规制产生的效果及规制的前景 | 第138-154页 | 
| 第一节 美国政府规制军工复合体的效果 | 第138-143页 | 
| 一、国防开支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 | 第138-140页 | 
| 二、军工行业的地位下降 | 第140-143页 | 
|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的军事制度改革及军工复合体的新形态 | 第143-148页 | 
| 一、国防部主导的新军事变革 | 第143-146页 | 
| 二、国防部军事外包及新形式的军工复合体负面影响问题 | 第146-148页 | 
| 第三节 美国政府规制新形式军工复合体的前景 | 第148-152页 | 
| 一、现有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 第148-149页 | 
| 二、针对私营军事公司的代理问题进行的制度建设 | 第149-150页 | 
| 三、美国政府应对私营军事公司问题所存在的规制缺陷 | 第150-152页 | 
| 小结 | 第152-154页 | 
| 结论 | 第154-1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7-166页 | 
| 附录 | 第166-170页 | 
| 附录一 艾森豪威尔告别演说 | 第166-168页 | 
| 附录二 美国宪法及宪法修正案(节选) | 第168-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