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及其在酶促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 第10-24页 |
1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理论 | 第10-16页 |
1.2 淌度 | 第12-13页 |
1.3 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的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2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固定化酶反应器制备中的应用 | 第16-22页 |
2.1 吸附法 | 第17-18页 |
2.2 化学共价法 | 第18页 |
2.3 交联法 | 第18-20页 |
2.4 包埋法 | 第20-22页 |
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汉防己中3种生物碱的胶束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 | 第24-36页 |
1 引言 | 第24-2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5页 |
2.2 溶液配制 | 第25-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3.1 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及组成对分离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 β-环糊精对分离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乙腈对分离的影响 | 第28页 |
3.4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分离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 四氢呋喃对分离的影响 | 第29-31页 |
3.6 仪器条件对分离的影响 | 第31页 |
3.7 工作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 第31-32页 |
3.8 样品分析 | 第32-34页 |
4 结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长春花中4种生物碱的区带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 | 第36-46页 |
1 引言 | 第36-3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7-38页 |
2.2 溶液配制 | 第3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3.1 缓冲液pH值对分离的影响 | 第39页 |
3.2 正丁醇对分离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乙腈对分离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仪器条件对分离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 工作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 第42-43页 |
3.6 样品分析 | 第43-44页 |
4 结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金银花中8种有机酸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分析 | 第46-60页 |
1 引言 | 第46-4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7-48页 |
2.2 溶液配制 | 第48-4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9页 |
3.1 缓冲液pH值和硼砂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49-52页 |
3.2 三乙醇胺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 四氢呋喃对分离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 异丙醇含量对分离的影响 | 第54-55页 |
3.5 仪器条件对分离的影响 | 第55-56页 |
3.6 工作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 第56-57页 |
3.7 样品分析 | 第57-59页 |
4 结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毛细管电泳筛选方法研究 | 第60-76页 |
1 引言 | 第60-6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61-62页 |
2.2 溶液配制 | 第6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4页 |
3.1 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PNPG和PNP的研究 | 第63-65页 |
3.2 酶促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5-70页 |
3.3 方法验证与应用 | 第70-72页 |
3.4 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机理研究 | 第72-74页 |
4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