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煤集团债券违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1.4.1 本文的创新 | 第13-14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川煤集团债券违约概况 | 第15-19页 |
2.1 川煤集团简介 | 第15-16页 |
2.2 债券违约事件 | 第16-19页 |
第3章 川煤集团的财务分析和债券违约度量 | 第19-24页 |
3.1 杜邦分析法 | 第19-20页 |
3.2 Z-Score模型分析 | 第20-21页 |
3.3 莫顿模型的债券违约概率度量 | 第21-24页 |
第4章 川煤集团企业债券违约原因 | 第24-33页 |
4.1 监管层面 | 第24-25页 |
4.2 评级层面 | 第25-26页 |
4.3 行业层面 | 第26-28页 |
4.4 公司层面 | 第28-33页 |
第5章 川煤集团债券违约事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启示 | 第33-40页 |
5.1 加强企业债券市场的监管 | 第33-34页 |
5.2 提高我国企业债券的评级质量 | 第34-36页 |
5.3 加强行业的宏观调控 | 第36-37页 |
5.4 建立完善的破产清算制度 | 第37-39页 |
5.5 提高债券投资者的质量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