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14-16页 |
绪论 | 第16-18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8-44页 |
第一章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黏膜免疫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1 黏膜疫苗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黏膜免疫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2.1 枯草芽孢杆菌为什么能用于疫苗的生产和递送? | 第19-20页 |
2.2 枯草芽孢杆菌抗原表达特征和疫苗的设计 | 第20-22页 |
3 枯草芽孢杆菌诱导高效免疫应答的机理 | 第22-26页 |
3.1 枯草芽孢杆菌的佐剂作用 | 第22-24页 |
3.2 诱导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 | 第24页 |
3.3 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26-34页 |
1 猪肠道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26页 |
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26-32页 |
2.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 第27-28页 |
2.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蛋白的功能及其免疫原性 | 第28-29页 |
2.3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3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32-34页 |
3.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主要蛋白的功能 | 第32页 |
3.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4页 |
第二篇 试验部分 | 第44-128页 |
第一章 表达TGEV S蛋白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 | 第44-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53页 |
1.1 菌株、毒株与质粒 | 第45页 |
1.2 试剂 | 第45-46页 |
1.3 主要设备 | 第46-47页 |
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47-48页 |
1.5 重组表达载体骨架pInAmyE的构建 | 第48-49页 |
1.6 重组表达质粒pInCotGSG的构建 | 第49-51页 |
1.7 枯草芽孢杆菌转化方法 | 第51-52页 |
1.8 重组质粒pInCotGSG整合效果验证 | 第52页 |
1.9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CotGSG蛋白表达验证 | 第52-53页 |
2 试验结果 | 第53-56页 |
2.1 重组表达载体骨架pInAmyE的验证 | 第53页 |
2.2 重组表达质粒pInCotGSG的验证 | 第53-54页 |
2.3 重组质粒pInCotGSG整合效果验证 | 第54页 |
2.4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CotGSG)蛋白表达验证 | 第54-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第二章 口服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对仔猪免疫功能的研究 | 第64-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70页 |
1.1 细胞、菌株与毒株 | 第65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65-6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66页 |
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66-67页 |
1.5 试验分组以及免疫 | 第67-68页 |
1.6 免疫组化染色 | 第68页 |
1.7 TGEV S基因A、D位点蛋白原核表达 | 第68-69页 |
1.8 ELISA检测粪便中TGEV特异性SIgA抗体 | 第69页 |
1.9 ELISA检测血清中TGEV特异性IgG抗体 | 第69页 |
1.10 空斑试验 | 第69-70页 |
1.11 数据分析 | 第70页 |
2 试验结果 | 第70-77页 |
2.1 肠道中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变化 | 第70-71页 |
2.2 肠道中CD3~+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 | 第71-72页 |
2.3 TGEVS基因A、D位点基因扩增 | 第72-73页 |
2.4 重组表达载体pE728a-AD的酶切鉴定 | 第73-74页 |
2.5 重组蛋白表达可溶性的确定及其抗原性的验证 | 第74-75页 |
2.6 粪便中TGEV特异性SIgA水平 | 第75页 |
2.7 血清中TGEV特异性IgG水平 | 第75-76页 |
2.8 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水平 | 第76-77页 |
3 讨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第三章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诱导黏膜免疫机理的探究 | 第84-10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6-91页 |
1.1 细胞、菌株和动物 | 第86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86-87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87-88页 |
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88页 |
1.5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检测 | 第88页 |
1.6 仔猪肠道原位结扎 | 第88-89页 |
1.7 荧光观察体内树突状细胞摄取枯草芽孢杆菌 | 第89页 |
1.8 肠道上皮细胞分离 | 第89页 |
1.9 猪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分离培养 | 第89-90页 |
1.10 猪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型的检测 | 第90页 |
1.11 淋巴细胞分离 | 第90页 |
1.12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第90-91页 |
1.13 CCL20的定量检测 | 第91页 |
1.14 数据分析 | 第91页 |
2 试验结果 | 第91-99页 |
2.1 上皮屏障完整性的检测 | 第91-93页 |
2.2 树突状细胞摄取枯草芽孢杆菌的检测 | 第93-94页 |
2.3 肠道CCL20 mRNA水平检测 | 第94-95页 |
2.4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促进猪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成熟的检测 | 第95-96页 |
2.5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迁移至肠系膜淋巴结(MLN)的检测 | 第96-98页 |
2.6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 | 第98-99页 |
3 讨论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第四章 靶向M细胞增强枯草芽孢杆菌黏膜免疫效果的探究 | 第106-1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14页 |
1.1 菌株、质粒、病毒和动物 | 第107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07-109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109页 |
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109-110页 |
1.5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110-112页 |
1.6 重组质粒的转化与蛋白表达的验证 | 第112页 |
1.7 小鼠肠结扎试验 | 第112页 |
1.8 小鼠口服免疫程序 | 第112-113页 |
1.9 小鼠肠道SIgA检测 | 第113页 |
1.10 小鼠肠道M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113页 |
1.11 PEDV特异性抗体检测 | 第113页 |
1.12 数据分析 | 第113-114页 |
2 试验结果 | 第114-121页 |
2.1 载体构建及其蛋白表达验证 | 第114-117页 |
2.2 小鼠肠道SIgA表达水平检测 | 第117页 |
2.3 小鼠肠道M细胞数量检测 | 第117-119页 |
2.4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与M细胞共定位检测 | 第119-120页 |
2.5 PEDV特异性抗体表达水平检测 | 第120-121页 |
3 讨论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全文总结 | 第128-13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30-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