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天然气水合物概述 | 第11-15页 |
1.2.1 天然气水合物结构组成 | 第11-13页 |
1.2.2 天然气水合物基本性质 | 第13-14页 |
1.2.3 天然气水合物的产状特征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1.3.1 天然气水合物结构特征研究 | 第15-20页 |
1.3.2 天然气水合物的拉曼光谱特征研究 | 第20-22页 |
1.3.3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研究 | 第22-24页 |
1.3.4 水合物微观分布观测 | 第24-25页 |
1.4 研究思路、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25-2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25-26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多组分气体水合物的结构特征 | 第28-74页 |
2.1 多组分气体水合物样品制备方法 | 第28-32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28-29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3 水合物样品制备 | 第30-32页 |
2.2 水合物结构测试方法 | 第32-36页 |
2.2.1 粉晶X射线衍射法 | 第32-34页 |
2.2.2 ~(13)C固体核磁共振法 | 第34-36页 |
2.3 典型气体水合物晶体结构特征 | 第36-57页 |
2.3.1 单一组分水合物 | 第36-43页 |
2.3.2 双组分水合物 | 第43-49页 |
2.3.3 复杂组分水合物 | 第49-57页 |
2.4 多组分气体水合物晶体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9页 |
2.4.1 气体组成对水合物结构特征的影响 | 第57-62页 |
2.4.2 水合物笼型结构填充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7页 |
2.4.3 温度对水合物晶胞参数的影响 | 第67-69页 |
2.5 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结构特征 | 第69-7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三章 多组分气体水合物的拉曼光谱特征 | 第74-106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74-76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74-75页 |
3.1.2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第75-76页 |
3.2 典型气体水合物的拉曼光谱响应特征 | 第76-92页 |
3.2.1 单一组分水合物 | 第76-82页 |
3.2.2 双组分水合物 | 第82-89页 |
3.2.3 复杂组分水合物 | 第89-92页 |
3.3 天然气水合物拉曼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第92-95页 |
3.3.1 气体组成对水合物中甲烷分子笼型分布特征的影响 | 第92-94页 |
3.3.2 沉积物粒径对复杂组分水合物拉曼光谱特征的影响 | 第94-95页 |
3.4 青海聚乎更矿区天然气水合物拉曼光谱特征 | 第95-104页 |
3.4.1 不同钻孔中水合物样品的拉曼光谱特征 | 第96-101页 |
3.4.2 不同埋深水合物样品的拉曼光谱特征 | 第101-10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四章 多组分气体水合物的生成分解过程 | 第106-121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106-108页 |
4.1.1 实验装置 | 第106-107页 |
4.1.2 实验材料 | 第107页 |
4.1.3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107-108页 |
4.2 多组分气体水合物宏观聚集形态 | 第108-109页 |
4.3 反应介质对复杂组分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4.4 恒容条件下多组分气体水合物分解特征 | 第112-115页 |
4.4.1 多组分水合物形成分解过程典型P-T变化轨迹分析 | 第112-113页 |
4.4.2 恒容条件下多组分气体水合物的稳定条件 | 第113-115页 |
4.5 真空状态下多组分水合物分解特征分析 | 第115-118页 |
4.6 多组分气体水合物相变特征对冻土区水合物研究的启示 | 第118-11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五章 沉积物中多组分气体水合物分布特征 | 第121-134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121-123页 |
5.1.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第121-122页 |
5.1.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122-123页 |
5.2 多孔介质中多组分气体水合物的分布特征 | 第123-129页 |
5.2.1 松散沉积物孔隙结构与水合物分布观测 | 第123-125页 |
5.2.2 固结Berea砂岩孔隙结构与水合物分布观测 | 第125-128页 |
5.2.3 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分布特征分析 | 第128-129页 |
5.3 祁连山冻土岩心中多组分水合物的分布特征 | 第129-132页 |
5.3.1 祁连山水合物赋存区岩心样品裂隙结构与水合物分布观测 | 第129-132页 |
5.3.2 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分布特征分析 | 第13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134-137页 |
主要结论 | 第134-13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5页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7页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7-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