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1-35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一)国际关系中的威望研究 | 第12-17页 |
(二)威望平衡与失衡的解释 | 第17-25页 |
(三)反思替代性解释 | 第25-27页 |
(四)小结 | 第27-2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四、分析框架 | 第29-32页 |
五、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六、研究贡献 | 第33页 |
七、文章结构 | 第33-35页 |
第一章 威望平衡与失衡的理论解释 | 第35-49页 |
一、概念辨析 | 第35-43页 |
(一)“威望”及其平衡与失衡 | 第35-40页 |
(二)荣誉 | 第40-41页 |
(三)声望 | 第41-42页 |
(四)地位 | 第42-43页 |
二、理论框架 | 第43-49页 |
(一)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威望 | 第43-45页 |
(二)分析层次 | 第45-46页 |
(三)测量威望平衡 | 第46-49页 |
第二章 威望平衡:欧洲协调下的大国政治 | 第49-73页 |
一、欧洲协调:大国政治的转变 | 第49-53页 |
二、俄国的威望维持:萨克森-波兰危机、希腊革命与俄土关系 | 第53-61页 |
(一)俄国的实力与威望 | 第57-59页 |
(二)俄国的地位认知 | 第59-61页 |
三、法国的威望追求:西班牙革命、比利时革命与王朝更迭 | 第61-70页 |
(一)法国的实力与威望 | 第66-68页 |
(二)法国的地位认知 | 第68-70页 |
四、假设检验 | 第70-73页 |
第三章 威望失衡:一战、冷战与大国冲突 | 第73-102页 |
一、威望失衡的普遍性:以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为例 | 第75-80页 |
二、英国的地位焦虑:衰弱大国与苏伊士战争 | 第80-85页 |
三、苏联的边缘政策:威望认知与国际危机 | 第85-95页 |
(一)第一次柏林危机 | 第87-89页 |
(二)古巴导弹危机 | 第89-92页 |
(三)苏联的实力与威望 | 第92-94页 |
(四)苏联的地位认知 | 第94-95页 |
四、“911”事件后的美国:超级大国的威望护持 | 第95-99页 |
五、假设检验 | 第99-102页 |
第四章 中美关系、威望冲突与管理 | 第102-114页 |
一、威望转移:中美的威望变化 | 第102-107页 |
二、威望竞争:滑入威望失衡? | 第107-110页 |
三、威望管理:重塑共同威望的可能 | 第110-11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114-119页 |
一、案例总结 | 第114-116页 |
二、理论总结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