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烟粉虱概况 | 第11-12页 |
1.1 烟粉虱的起源、分布以及生物学习性 | 第11页 |
1.2 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危害 | 第11-12页 |
2 新烟碱类药剂 | 第12-14页 |
2.1 新烟碱类药剂防治对象及作用方式 | 第12-13页 |
2.2 新烟碱类药剂的作用机制 | 第13页 |
2.3 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 第13-14页 |
3 烟粉虱对新烟碱类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3.1 烟粉虱对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现状 | 第14-15页 |
3.2 烟粉虱对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机理 | 第15-16页 |
3.3 烟粉虱治理 | 第16-19页 |
4 基因的功能表达验证 | 第19-20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新疆不同地区烟粉虱抗性监测 | 第23-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1.1 供试虫源 | 第24页 |
1.2 供试试剂 | 第24页 |
1.3 烟粉虱生物型鉴定 | 第24-25页 |
1.4 烟粉虱抗药性测定 | 第25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2 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2.1 新疆不同地区烟粉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 | 第25-26页 |
2.2 新疆不同地区烟粉虱对噻虫嗪的抗性监测 | 第26页 |
3 讨论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新疆烟粉虱抗药性相关的P450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9-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1.1 供试虫源 | 第30-31页 |
1.2 供试试剂以及仪器设备 | 第31页 |
1.3 烟粉虱总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 | 第31-32页 |
1.4 半定量RT-PCR | 第32页 |
1.5 烟粉虱内参基因的筛选 | 第32-33页 |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3页 |
1.7 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2.1 内参基因的筛选结果 | 第34-37页 |
2.2 半定量PCR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2.3 新疆烟粉虱P450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 第38-39页 |
2.4 CYP6CM1、CYP4G68的相对表达量与新疆烟粉虱对吡虫啉抗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3页 |
第四章 烟粉虱抗药性相关解毒酶基因的体外表达及功能验证 | 第43-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51页 |
1.1 供试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1.2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9页 |
1.3 昆虫细胞Sf9的培养 | 第49-50页 |
1.4 重组病毒Bacmid DNA对昆虫细胞的转染及侵染 | 第50页 |
1.5 重组蛋白的酶活力测定 | 第50-51页 |
1.6 烟粉虱CYP6CM1和CYP4G68的重组表达蛋白对吡虫啉的代谢检测 | 第51页 |
2 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2.1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的构建 | 第51-53页 |
2.2 烟粉虱CYP6CM1和CYP4G68的重组表达蛋白的酶活力测定 | 第53页 |
2.3 烟粉虱重组表达的CYP6CM1和CYP4G68对吡虫啉的代谢分析 | 第53-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全文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