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多金属含氧酸盐简介 | 第9-11页 |
1.2 基于含氮杂环和多酸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 | 第11-20页 |
1.2.1 吡啶类有机组分修饰的多酸化合物 | 第11-14页 |
1.2.2 邻菲罗啉类多酸化合物 | 第14-17页 |
1.2.3 咪唑类有机组分构筑的多酸化合物 | 第17-20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课题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多酸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PMOFs)的合成与表征 | 第21-32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21-23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2.2.1 化合物[Ag(C_7H_5N_2)_2]{Fe[Ag(C_7H_5N_2)_2]PMo~(Ⅵ)_(10)Mo~Ⅴ_2O_(40)}(1)的合成 | 第23页 |
2.2.2 晶体结构测定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2.3.1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 | 第25-27页 |
2.3.2 化合物(1)的红外光谱 | 第27-28页 |
2.3.3 化合物(1)的热重分析 | 第28-29页 |
2.3.4 化合物(1)的电化学性质 | 第29-30页 |
2.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有机-无机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 | 第32-54页 |
3.1 试剂与仪器 | 第32-33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32-33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3.2.1 超分子化合物(2)和(3)的合成 | 第33-34页 |
3.2.2 化合物的光催化性能 | 第34-35页 |
3.2.3 晶体结构测定 | 第35-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53页 |
3.3.1 晶体结构 | 第37-42页 |
3.3.2 红外光谱 | 第42-44页 |
3.3.3 热稳定性 | 第44-45页 |
3.3.4 电化学性质 | 第45-47页 |
3.3.5 光催化降解性质 | 第47-53页 |
3.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苯并咪唑基苯酚-磷钨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4-64页 |
4.1 试剂与仪器 | 第54-55页 |
4.1.1 主要试剂 | 第54-55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4.2.1 超分子化合物[C_(13)H_(11)N_2O]_3[PW_(12)O_(40)](4)的合成 | 第55-56页 |
4.2.2 晶体结构测定 | 第56-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4.3.1 超分子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 | 第57-59页 |
4.3.2 超分子化合物(4)的红外光谱 | 第59-60页 |
4.3.3 超分子化合物(4)的紫外光谱 | 第60-61页 |
4.3.4 超分子化合物(4)的电化学性质 | 第61-62页 |
4.3.5 超分子化合物(4)的热重分析 | 第62-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页 |
5.2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