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17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1.1 入组标准 | 第11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2.1.3 对照组 | 第11页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11-12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11-12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12页 |
2.3 血清的制备 | 第12页 |
2.4 血清外泌体的提取 | 第12-13页 |
2.4.1 Exo-quick方法提取血清中外泌体 | 第12-13页 |
2.4.2 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 | 第13页 |
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13-14页 |
2.6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TA) | 第14页 |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14-16页 |
2.8 临床资料的收集 | 第16页 |
2.8.1 磁共振梗死体积的评估 | 第16页 |
2.8.2 血清白介素6浓度的测定 | 第16页 |
2.8.3 一般资料的收集 | 第16页 |
2.9 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7-22页 |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第17页 |
3.2 血清外泌体的特征 | 第17-18页 |
3.3 血清外泌体的浓度及血清外泌体的miR-9和miR-124表达 | 第18-19页 |
3.4 miR-9,miR-124 的表达和NIHSS评分及梗死体积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3.5 血清外泌体miR-9、miR-124和血清IL-6的相关性 | 第20-21页 |
3.6 外泌体miR-9及miR-124对于AIS诊断价值的ROC分析 | 第21-2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2-2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29-30页 |
综述 | 第30-41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 第41-42页 |
A: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 第41页 |
B:所参加的项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