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小黄鱼和日本鳗鲡群体遗传结构及本地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6页
    1.1 鱼类种群遗传学研究现状第15-19页
        1.1.1 种群与种群遗传结构第15页
        1.1.2 鱼类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因素第15-17页
        1.1.3 种群遗传学的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第17-19页
    1.2 分子标记概述和种群基因组学第19-27页
        1.2.1 分子标记的发展第19-21页
        1.2.2 种群基因组学及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第21-22页
        1.2.3 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的原理及技术流程第22-23页
        1.2.4 种群基因组学在海洋鱼类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第23-25页
        1.2.5 海洋生物的本地适应性以及研究现状第25-27页
    1.3 小黄鱼的研究概述第27-29页
        1.3.1 小黄鱼生活史特征及种群现状第27-28页
        1.3.2 小黄鱼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进展第28-29页
    1.4 日本鳗鲡的研究概述第29-32页
        1.4.1 日本鳗鲡的生活史特征及种群现状第29-30页
        1.4.2 日本鳗鲡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第30-32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32-36页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2-33页
        1.5.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3-35页
        1.5.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35-36页
第二章 小黄鱼微卫星位点的分离及多态性位点的筛选第36-52页
    2.1 前言第36-3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7-46页
        2.2.1 样品的采集第37页
        2.2.2 基因组DNA提取第37-38页
        2.2.3 小黄鱼微卫星位点的开发第38-45页
        2.2.4 数据分析第45-46页
    2.3 研究结果第46-51页
        2.3.1 DNA酶切结果第46页
        2.3.2 接头连接结果第46页
        2.3.3 磁珠富集结果第46-47页
        2.3.4 克隆筛选第47-48页
        2.3.5 测序及引物筛选结果第48页
        2.3.6 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筛选结果第48-51页
    2.4 讨论第51-52页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的小黄鱼群体时空遗传结构及本地适应性研究第52-82页
    3.1 前言第52-5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4-59页
        3.2.1 样品的采集及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4-57页
        3.2.2 空间尺度群体遗传分析第57-58页
        3.2.3 时间尺度群体遗传分析第58-59页
    3.3 研究结果第59-76页
        3.3.1 群体遗传多样性第59-60页
        3.3.2 离散位点的筛选第60-66页
        3.3.3 群体遗传分化和群体遗传结构第66-71页
        3.3.4 群体瓶颈效应和地理距离隔离第71-72页
        3.3.5 小黄鱼时间尺度遗传分析结果第72-76页
    3.4 讨论第76-82页
        3.4.1 小黄鱼的空间尺度遗传多样性第76-77页
        3.4.2 小黄鱼时间尺度群体遗传分化第77-78页
        3.4.3 本地适应性位点的筛选和分析第78-79页
        3.4.4 海洋环境因子可能影响越冬迁移第79-80页
        3.4.5 对小黄鱼迁移路线的推断第80-82页
第四章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日本鳗鲡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第82-107页
    4.1 前言第82-8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84-89页
        4.2.1 日本鳗鲡样品采集第84-86页
        4.2.2 基因组DNA提取第86页
        4.2.3 RAD文库构建及测序第86页
        4.2.4 RAD数据产出及质量控制第86-87页
        4.2.5 SNP检测及筛选第87-88页
        4.2.6 单双端数据产出比较第88页
        4.2.7 种群遗传学分析第88-89页
    4.3 实验结果第89-101页
        4.3.1 RAD测序及数据过滤第89-96页
        4.3.2 SNP的检测及筛选第96页
        4.3.3 单双端数据量产出对比第96页
        4.3.4 日本鳗鲡种群遗传学分析第96-101页
    4.4 讨论第101-107页
        4.4.1 日本鳗鲡SNP标记的筛选和开发第101-103页
        4.4.2 日本鳗鲡的群体间具有高基因流第103-104页
        4.4.3 高基因流下可能的隐存遗传结构第104-107页
第五章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日本鳗鲡本地适应性研究第107-131页
    5.1 前言第107-10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109-111页
        5.2.1 离散位点的筛选第109-111页
        5.2.2 基因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第111页
    5.3 研究结果第111-127页
        5.3.1 离散位点的筛选结果第111-113页
        5.3.2 BLASTX和基因功能注释结果第113-114页
        5.3.3 KEGG通路分析结果第114-127页
    5.4 讨论第127-131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31-134页
    6.1 研究总结第131-132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32-133页
    6.3 展望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56页
致谢第156-15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8-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大地测量和地震数据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震源过程
下一篇:G火电公司燃煤采购成本管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