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女性就业歧视及其改进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3页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框架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2 本文研究有关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21页
    2.1 本文有关的基本概念第16-18页
        2.1.1 就业性别歧视第16-17页
        2.1.2 就业成本第17页
        2.1.3 家庭津贴保险第17-18页
        2.1.4 生育保险第18页
    2.2 本文有关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2.2.1 性别歧视理论第18页
        2.2.2 性别平等理论第18-19页
        2.2.3 社会支持理论第19页
        2.2.4 社会公平理论第19-21页
3 女性就业现状及就业歧视存在的问题第21-29页
    3.1 女性就业现状第21-23页
        3.1.1 女性就业总量第21-22页
        3.1.2 女性就业质量第22-23页
    3.2 女性就业歧视存在的问题第23-29页
        3.2.1 女性就业招聘存在“年龄+性别”的歧视问题第23-24页
        3.2.2 女性就业待遇和晋升过程存在歧视问题第24-25页
        3.2.3 女性就业层次低第25-26页
        3.2.4 女性家庭负担重第26-29页
4 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9-36页
    4.1 女性就业歧视的制度成因第29-31页
        4.1.1 女性公平就业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第29-30页
        4.1.2 家庭津贴保险制度的缺失第30-31页
        4.1.3 生育保险制度不完善第31页
    4.2 女性就业歧视的社会成因第31-33页
        4.2.1 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略显单一第31-32页
        4.2.2 传统观念女性角色的定位第32页
        4.2.3 缺乏保障女性公平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第32-33页
    4.3 女性自身的成因第33-36页
        4.3.1 女性承担“生育”天职第34页
        4.3.2 女性就业成本高第34-36页
5 典型国家改进女性就业歧视的经验及借鉴第36-42页
    5.1 日本改进女性就业歧视的经验借鉴第36-38页
        5.1.1 完善的法律保障女性平等的就业机会第36页
        5.1.2 推行友好家庭政策,鼓励女性就业第36-38页
    5.2 俄罗斯改进女性就业歧视的经验借鉴第38-40页
        5.2.1 建立家庭津贴保险制度,促进育儿成本社会化第38-39页
        5.2.2 产假期间提供津贴保障,分担女性生育成本第39-40页
    5.3 瑞典改进女性就业歧视的经验借鉴第40-42页
        5.3.1 健全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消除就业歧视现象第40页
        5.3.2 育儿的社会化支持体系,强调男性育儿责任第40-42页
6 改进女性就业歧视的对策与建议第42-50页
    6.1 完善女性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第42-43页
        6.1.1 制定明确的法律实施细则第42页
        6.1.2 设置专门的劳动监察部门第42-43页
    6.2 建立家庭津贴保险制度,降低女性就业成本第43-44页
        6.2.1 家庭津贴保险是国际劳动组织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构成之一第43页
        6.2.2 建立家庭津贴保险制度,降低企业对女性就业的“经济性负担”第43-44页
    6.3 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公平就业的机会第44-45页
        6.3.1 明晰生育保险中的责任分担机制第44页
        6.3.2 提高生育保险的覆盖面第44-45页
    6.4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保障女性就业的连续性第45-48页
        6.4.1 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的作用,促进女性就业第45页
        6.4.2 完善育儿结构的构成,减轻女性就业的后顾之忧第45-46页
        6.4.3 建立家庭照料支持政策体系第46-47页
        6.4.4 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意识第47-48页
    6.5 提高女性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第48-50页
        6.5.1 提升女性人力资本储量第48-49页
        6.5.2 设立新型职业岗位,鼓励女性自主创业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ask R-CNN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目标检测与实例分割
下一篇:地基GNSS对流层高精度模型快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