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9-3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22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22-33页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33-3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33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33-34页 |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4-36页 |
(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36-38页 |
三、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的个案描述 | 第38-73页 |
(一)G老师的教育信念 | 第38-49页 |
(二)L老师的教育信念 | 第49-61页 |
(三)Z老师的教育信念 | 第61-73页 |
四、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的问题表征 | 第73-79页 |
(一)农村小学教师的部分教育信念具有落后性 | 第73-75页 |
(二)农村小学教师的部分教育信念缺乏情意性 | 第75-76页 |
(三)农村小学教师的部分教育信念具有不稳定性 | 第76-77页 |
(四)农村小学教师宣称的教育信念与实际行为不完全相符 | 第77-79页 |
五、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的问题归因 | 第79-86页 |
(一)教师因素 | 第79-81页 |
(二)学校因素 | 第81-84页 |
(三)学生家长因素 | 第84页 |
(四)政策制度因素 | 第84-86页 |
六、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的改善策略 | 第86-96页 |
(一)提高教师学习与反思能力,形成先进的教育信念 | 第86-88页 |
(二)唤醒教师的自主超越意识,加强教育信念的情意性 | 第88-92页 |
(三)强化外部支持,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 | 第92-94页 |
(四)发挥校长的引导作用,促使教师教育信念知行统一 | 第94-96页 |
结语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附录 | 第103-107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