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飞行力学论文--航天器飞行力学论文

J2以外的微小摄动力对卫星编队飞行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卫星编队飞行背景简介第11-13页
        1.1.1 卫星编队飞行的概念第11页
        1.1.2 卫星编队飞行的技术特点第11-12页
        1.1.3 卫星编队飞行的优势第12-13页
    1.2 卫星编队飞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卫星编队飞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第15页
    1.4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5-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卫星轨道力学理论第18-33页
    2.1 空间坐标系第18-20页
        2.1.1 地心惯性坐标系(Earth Centered Inertial,ECI)第18-19页
        2.1.2 相对轨道坐标系(Local-Vertical Local-Horizontal Frame,LVLH)第19-20页
    2.2 卫星轨道要素第20-23页
        2.2.1 经典轨道要素第20-22页
        2.2.2 平均轨道要素与密切轨道要素第22-23页
    2.3 卫星轨道的摄动理论第23-27页
        2.3.1 卫星轨道的非球形引力摄动第23-25页
        2.3.2 卫星的第三体引力摄动第25-26页
        2.3.3 卫星轨道的其他摄动第26-27页
    2.4 卫星编队相对运动方程第27-32页
        2.4.1 基于LVLH坐标系的相对运动方程第27-29页
        2.4.2 基于轨道要素差的相对运动方程第29-30页
        2.4.3 摄动下的相对运动方程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考虑第三体引力摄动的卫星编队动力学模型第33-50页
    3.1 坐标系的建立及其转换第33-34页
    3.2 计算参考卫星的运动方程第34-44页
    3.3 卫星相对运动方程的推导第44-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微小非球形引力摄动对卫星编队飞行的影响第50-63页
    4.1 微小非球形引力摄动数值分析的方案设计第50-55页
        4.1.1 顺从J_2摄动的周期相对轨道第50-54页
        4.1.2 顺从J_2摄动的相对轨道初值第54-55页
    4.2 仿真环境及仿真条件第55-57页
    4.3 J_3到J_(21)对编队的影响第57-58页
    4.4 扇谐和田谐对编队的影响第58-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声载荷下复合材料薄壁结构随机疲劳寿命估算
下一篇:飞机液压系统健康状态保障决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