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硅纳米颗粒及金属纳米簇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44页
    1.1 前言第11页
    1.2 硅纳米颗粒第11-26页
        1.2.1 硅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2-13页
        1.2.2 SiNPs的合成方法第13-21页
        1.2.3 SiNPs的光学应用第21-26页
    1.3 金属纳米簇第26-34页
        1.3.1 金属NCs的物理化学性质第26-28页
        1.3.2 金属NCs的合成第28-30页
        1.3.3 金属NCs的应用第30-34页
    1.4 论文的整体构想与研究内容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4页
第二章 AuNCs荧光探针“Turn-off”检测生物样品中的Hg~(2+)第44-55页
    2.1 引言第44-45页
    2.2 实验部分第45-46页
        2.2.1 试剂及仪器第45页
        2.2.2 AuNCs的制备第45-46页
        2.2.3 测定方法第46页
        2.2.4 样品处理及测定第4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2.3.1 AuNCs的表征第46-48页
        2.3.2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8-49页
        2.3.3 AuNCs对Hg~(2+)的响应性能第49-51页
        2.3.5 实际样品分析第51页
    2.4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第三章 基于SiNPs/AuNCs的纳米杂化比率荧光探针高效检测Hg~(2+)和半胱氨酸第55-77页
    3.1 引言第55-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59页
        3.2.1 试剂第57页
        3.2.2 仪器第57页
        3.2.3 SiNPs/AuNCs的制备第57-58页
        3.2.4 比率检测Hg~(2+)和Cys的方法第58-59页
        3.2.5 实际样品测试方法第59页
        3.2.6 细胞毒性和细胞成像测试方法第5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9-72页
        3.3.1 SiNPs/AuNCs的表征第59-63页
        3.3.2 SiNPs/AuNCs的稳定性第63-64页
        3.3.3 SiNPs/AuNCs的传感性能第64-68页
        3.3.4 实际样品分析第68-69页
        3.3.5 机理探讨第69-70页
        3.3.6 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成像第70-72页
    3.4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第四章 基于SiNPs/CuNCs的纳米杂化比率荧光探针高效检测Hg~(2+)和pH第77-89页
    4.1 引言第77-78页
    4.2 实验部分第78-80页
        4.2.1 试剂第78页
        4.2.2 仪器第78-79页
        4.2.3 SiNPs/CuNCs的制备第79页
        4.2.4 Hg~(2+)和pH的测定方法第79-80页
        4.2.5 实际样品处理第8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0-85页
        4.3.1 SiNPs/CuNCs的表征第80-82页
        4.3.2 SiNPs/CuNCs的稳定性第82页
        4.3.3 SiNPs/CuNCs的传感性能第82-85页
        4.3.4 机理探讨第85页
    4.4 结论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n-MOFs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在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卟淋光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