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回采工作面压力论文

中煤大屯煤矿7706工作面的矿压规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矿压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中煤大屯煤矿及7706工作面工程地质分析第17-29页
    2.1 中煤大屯煤矿及7706工作面概况第17-23页
        2.1.1 中煤大屯煤矿概况第17-18页
        2.1.2 中煤大屯煤矿采煤工艺第18-21页
        2.1.3 7706工作面概况第21-23页
    2.2 中煤大屯煤矿地质构造第23-24页
        2.2.1 地质构造第23页
        2.2.2 水文构造第23-24页
        2.2.3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第24页
    2.3 中煤大屯煤矿7706工作面概况第24-27页
        2.3.1 工作面位置与井上下关系第24-25页
        2.3.2 煤层分布第25页
        2.3.3 煤层顶底板第25-26页
        2.3.4 工作面服务时间第26页
        2.3.5 工作面其他参数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中煤大屯煤矿7706工作面支护设计第29-39页
    3.1 7706工作面支护设计第29-31页
        3.1.1 支架形式选型设计第29-31页
        3.1.2 支护校验第31页
    3.2 7706工作面顶板管理第31-34页
        3.2.1 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第31-32页
        3.2.2 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管理第32-34页
    3.3 7706工作面两道及出口顶板管理第34-38页
        3.3.1 工作面材料道、溜子道的顶板管理第34-35页
        3.3.2 工作面安全出口的管理第35-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中煤大屯煤矿7706工作面矿压观测与分析第39-52页
    4.1 矿压观测方案第39-41页
    4.2 工作面初次来压特性分析第41-45页
        4.2.1 工作面初次来压判断依据确定第41-42页
        4.2.2 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判断第42-44页
        4.2.3 工作面初次来压强度判断第44-45页
    4.3 工作面周期来压特性分析第45-48页
        4.3.1 顶板周期来压判断第47页
        4.3.2 周期来压步距统计第47页
        4.3.3 周期来压强度分析第47-48页
    4.4 采场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及影响第48-51页
        4.4.1 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范围的测定第48-49页
        4.4.2 超前支承压力对顶板变形影响第49-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中煤大屯煤矿7706工作面支护优化设计第52-62页
    5.1 回采巷道支护优化方法第52-53页
        5.1.1 支护设计原则第52页
        5.1.2 锚杆参数的优化第52页
        5.1.3 锚索参数的优化第52-53页
        5.1.4 护表构件的优化第53页
    5.2 支护优化数值模拟方法第53-55页
        5.2.1 模型的建立第53-54页
        5.2.2 数值模拟方法第54-55页
    5.3 7706工作面支护优化设计第55-61页
        5.3.1 工作面轨道顺槽支护方式及参数第55-56页
        5.3.2 轨道顺槽支护效果分析第56-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总结第62-63页
    6.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氰基钴三银配合物的制备与负热膨胀性能研究
下一篇:膜分离除菌技术对房县黄酒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