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被动式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能源危机与建筑能耗第10页
        1.1.2 被动式住宅的发展第10-11页
    1.2 概念界定第11页
        1.2.1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概念界定第11页
        1.2.2 被动式设计概念界定第11页
    1.3 国内外被动式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被动式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被动式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5-16页
        1.5.1 研究方法第15页
        1.5.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6 本章小结第16-18页
第2章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调研分析第18-40页
    2.1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建筑调研第18-26页
        2.1.1 平面形式第18-21页
        2.1.2 天井形式第21-23页
        2.1.3 墙体构造第23-25页
        2.1.4 屋顶构造第25-26页
    2.2 江西夏季民居热环境实测分析第26-32页
        2.2.1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第26-29页
        2.2.2 江西农村新民居夏季热环境实测分析第29-31页
        2.2.3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与农村新民居夏季热环境对比分析第31-32页
    2.3 江西冬季民居热环境实测分析第32-38页
        2.3.1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冬季热环境实测分析第32-35页
        2.3.2 江西农村新民居冬季热环境实测分析第35-38页
        2.3.3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与农村新民居冬季热环境实测对比分析第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气候适应性被动式策略研究第40-56页
    3.1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主要分布区域气候分析第40-45页
        3.1.1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概况第40-41页
        3.1.2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分布区域气候分析第41-45页
    3.2 被动式设计第45-47页
        3.2.1 被动式设计的定义第45-46页
        3.2.2 被动式设计的内涵第46页
        3.2.3 被动式设计的内容第46-47页
    3.3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被动式策略分析第47-55页
        3.3.1 基地选址及规划布局第47-48页
        3.3.2 自然通风第48-51页
        3.3.3 遮阳降温第51-53页
        3.3.4 外墙第53-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被动式性能模拟研究第56-116页
    4.1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自然通风研究第56-86页
        4.1.1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自然通风模拟工作概况第56-57页
        4.1.2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第57-86页
    4.2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太阳辐射得热研究第86-105页
        4.2.1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太阳辐射得热基本知识第87-89页
        4.2.2 江西传统天井式民居太阳辐射得热模拟分析第89-105页
    4.3 江西民居墙体热工性能模拟研究第105-113页
        4.3.1 江西民居墙体热工性能模拟工作概况第105-106页
        4.3.2 江西民居墙体传热模拟分析第106-113页
    4.4 本章小结第113-116页
第5章 江西农村新民居被动式设计及评估第116-130页
    5.1 江西农村新民居设计方案第116-118页
    5.2 基于被动式策略下的江西农村新民居设计评估第118-127页
    5.3 本章小结第127-130页
第6章 结论第130-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8页
图片索引第138-144页
表格索引第144-146页
附录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浒湾镇民居图纸第14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安达旧城更新设计研究
下一篇:城市生态廊道中的生态瓶颈研究--以南京城东区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