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1-12页 |
1.2 除尘方式选择及无动力除尘原理介绍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除尘装置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国外除尘装置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内除尘装置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落煤转运系统无动力除尘装置几何建模及数值模拟 | 第20-36页 |
2.1 无动力除尘装置组成及相关单元设计 | 第20-26页 |
2.2 无动力除尘装置数值模拟 | 第26-33页 |
2.2.1 数学模型建立 | 第26-28页 |
2.2.2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 第28-33页 |
2.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33页 |
2.3 初始模型仿真结果 | 第33-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落煤转运系统参数对粉尘排放浓度影响的研究 | 第36-49页 |
3.1 带速对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影响的研究 | 第36-38页 |
3.2 运输量对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影响的研究 | 第38-40页 |
3.3 无动力除尘装置结构参数对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影响的研究 | 第40-48页 |
3.3.1 回流管1管径对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影响的研究 | 第41-43页 |
3.3.2 分流管管径对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影响的研究 | 第43-45页 |
3.3.3 回流管2管径对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影响的研究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无动力除尘装置结构参数正交实验及优化研究 | 第49-68页 |
4.1 无动力除尘装置正交试验设计 | 第49-56页 |
4.1.1 正交表的设计 | 第49-51页 |
4.1.2 粉尘排放浓度极差分析 | 第51-53页 |
4.1.3 粉尘排放浓度方差分析 | 第53-56页 |
4.2 BP神经网络的建立 | 第56-62页 |
4.2.1 BP神经网络简介 | 第56-58页 |
4.2.2 BP神经网络对象的建立 | 第58-59页 |
4.2.3 传递函数的选择 | 第59页 |
4.2.4 BP神经网络训练用数据库的构建 | 第59-61页 |
4.2.5 训练样本数据归一化 | 第61页 |
4.2.6 网络训练及测试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4.3 应用遗传算法对无动力除尘装置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 第62-67页 |
4.3.1 遗传算法生物背景介绍 | 第63页 |
4.3.2 遗传算法原理与操作过程 | 第63-64页 |
4.3.3 遗传算法参数的选择 | 第64页 |
4.3.4 寻优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无动力除尘装置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试验研究 | 第68-80页 |
5.1 试验设计 | 第68-70页 |
5.1.1 相似理论简介 | 第68-69页 |
5.1.2 根据相似理论设计试验参数 | 第69-70页 |
5.2 曲线落煤管出口煤流速度及诱导风速测试 | 第70-74页 |
5.2.1 试验装置 | 第70-71页 |
5.2.2 试验步骤 | 第71-73页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5.3 无动力除尘装置出口粉尘排放浓度测试 | 第74-79页 |
5.3.1 试验装置 | 第74-76页 |
5.3.2 试验步骤 | 第76-77页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5.3.4 试验结果与仿真对比分析 | 第78-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