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权诉权说初探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我国人权诉权说的构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人权诉权说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人权诉权说的基本特征 | 第12-14页 |
一、不产生于具体纠纷 | 第12页 |
二、贯穿诉讼的全过程 | 第12-13页 |
三、社会成员广泛享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人权诉权说的本质探讨 | 第14-19页 |
一、诉权是一项制度性人权 | 第14-15页 |
二、诉权是原权利和主权利 | 第15-16页 |
三、诉权具有绝对性 | 第16页 |
四、诉权具有公法性 | 第16-17页 |
五、诉权具有平等性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人权诉权说的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天赋人权”说阐明诉权属于自然权利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法赋人权”说推动诉权转为法定权利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社会权利”说通过实践检视诉权理论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程序正义是人权诉权说的理论支撑 | 第23-27页 |
一、程序正义蕴含人权保障的基因 | 第23-24页 |
二、法律程序为实现诉权提供良方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人权诉权说对传统学说的突破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揭示传统诉权学说的缺陷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人权诉权说的理论突破 | 第28-30页 |
一、人权属性超越实体或程序 | 第29页 |
二、保障诉权是审判权的目的 | 第29-30页 |
三、核心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 第30页 |
第三节 人权价值在四大诉权中的体现 | 第30-35页 |
一、宪法诉权统领整个诉权体系 | 第31-32页 |
二、刑事诉权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 第32-33页 |
三、行政诉权贯彻依法治国理念 | 第33页 |
四、民事诉权完善诉讼平等观念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构建人权诉权说的意义 | 第35-41页 |
第一节 发挥诉讼的多重价值 | 第35-37页 |
一、化解纠纷以维持社会秩序 | 第35页 |
二、完善诉权以制约权力侵蚀 | 第35-36页 |
三、保障人权以实现人的发展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为新理念和新制度提供支撑 | 第37-41页 |
一、立案登记制降低起诉门槛 | 第37-38页 |
二、公益诉讼扩张主体资格 | 第38页 |
三、网上立案开创权利保护新模式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