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黑色素第9-13页
        1.1.1 黑色素来源第9-10页
        1.1.2 黑色素的结构第10-11页
        1.1.3 黑色素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第11-13页
    1.2 黑色素应用第13-14页
        1.2.1 医药方面第13-14页
        1.2.2 食品方面第14页
        1.2.3 轻工业方面第14页
        1.2.4 其他领域方面第14页
    1.3 天然色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第14-16页
        1.3.1 碱溶酸沉法第15页
        1.3.2 吸附洗脱法第15页
        1.3.3 酶解法第15-16页
    1.4 天然色素的结构分析方法第16-17页
        1.4.1 紫外光谱法第16页
        1.4.2 红外光谱法第16页
        1.4.3 核磁共振谱第16-17页
        1.4.4 质谱第17页
    1.5 微生物产黑色素的研究概况第17-18页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8-20页
        1.6.1 课题研究内容第18-19页
        1.6.2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第2章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分离纯化第20-37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1.1 实验菌株第20页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配置第20页
        2.1.3 培养基第20-21页
        2.1.4 仪器和设备第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5页
        2.2.1 粗糙脉孢菌发酵产黑色素的条件第21-22页
        2.2.2 粗糙脉胞菌黑色素的提取第22-24页
        2.2.3 粗糙脉孢菌的黑色素的提取条件正交实验优化第24页
        2.2.4 粗糙脉孢菌的黑色素的纯化第24-2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5-35页
        2.3.1 粗糙脉孢菌产黑色素的条件优化结果第25-28页
        2.3.2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提取单因素优化结果第28-31页
        2.3.3 粗糙脉孢菌的黑色素的提取正交实验结果第31-33页
        2.3.4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分离纯化结果第33-35页
    2.4 讨论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理化性质及活性研究第37-49页
    3.1 实验材料第37页
        3.1.1 实验菌株第37页
        3.1.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37页
        3.1.3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37页
    3.2 实验方法第37-40页
        3.2.1 黑色素的溶解性第37-38页
        3.2.2 防腐对黑色素剂稳定性影响第38页
        3.2.3 黑色素的抗氧化作用第38-39页
        3.2.4 黑色素对亚硝酸盐抑制作用第39页
        3.2.5 黑色素抗紫外辐射活性研究第39-4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0-47页
        3.3.1 黑色素的溶解性结果第40-41页
        3.3.2 防腐对黑色素剂稳定性影响结果第41-42页
        3.3.3 黑色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第42-44页
        3.3.4 黑色素对亚硝酸盐抑制作用结果第44-45页
        3.3.5 黑色素抗紫外辐射活性研究结果第45-47页
    3.4 讨论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结构研究第49-55页
    4.1 试验材料第49页
        4.1.1 试验用药品及试剂第49页
        4.1.2 试验仪器和设备第49页
    4.2 实验方法第49-50页
        4.2.1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光谱扫描第49页
        4.2.2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红外光谱扫描第49页
        4.2.3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核磁共振分析第49-50页
        4.2.4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质谱分析第50页
        4.2.5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结构分析与讨论第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4.3.1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光谱扫描结果第50-51页
        4.3.2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红外光谱结果第51页
        4.3.3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核磁光谱结果第51-52页
        4.3.4 粗糙脉孢菌黑色素的质谱结果第52-53页
        4.3.5 糙脉孢菌黑色素的结构分析与讨论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i:LiNbO3长周期波导光栅的多通道带阻滤波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CMOS工艺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