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菌丝体中腺苷的提取纯化及甘露醇检测方法的比较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重要名词缩写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页 |
1.1 冬虫夏草生物学分类 | 第11-12页 |
1.2 冬虫夏草成分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2.1 基本营养成分 | 第12页 |
1.2.2 功能性成分 | 第12-14页 |
1.3 冬虫夏草药用、保健价值 | 第14-16页 |
1.3.1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第14页 |
1.3.2 抗肿瘤、抗癌作用 | 第14-15页 |
1.3.3 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系统的影响 | 第15页 |
1.3.4 肾脏的保护作用 | 第15-16页 |
1.3.5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 第16页 |
1.3.6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 第16页 |
1.4 天然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 | 第16-18页 |
1.4.1 有性型人工栽培 | 第17页 |
1.4.2 无性型深层发酵 | 第17-18页 |
1.5 腺苷 | 第18-21页 |
1.5.1 腺苷活性 | 第18-19页 |
1.5.2 腺苷的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1.5.3 腺苷的提取纯化 | 第20-21页 |
1.6 甘露醇 | 第21-22页 |
1.6.1 甘露醇活性 | 第21页 |
1.6.2 甘露醇的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2-25页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冬虫夏草中腺苷的检测及热水浸提工艺的优化 | 第25-39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原料 | 第2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2.1.3 主要器材 | 第25-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2.1 虫草菌丝体中腺苷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2 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热水浸提工艺的优化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2.3.1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8-29页 |
2.3.2 腺苷的含量测定 | 第29-31页 |
2.3.3 腺苷热水浸提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 第31-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冬虫夏草中腺苷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第39-53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3.1.1 原料 | 第39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0-46页 |
3.2.1 超声预处理 | 第40页 |
3.2.2 热水浸提 | 第40页 |
3.2.3 醇沉去大分子 | 第40-41页 |
3.2.4 氯仿萃取一次 | 第41页 |
3.2.5 正丁醇萃取三次 | 第41页 |
3.2.6 醇沉-萃取过程的富集效果测定 | 第41-43页 |
3.2.7 半制备液相色谱仪分离 | 第43-45页 |
3.2.8 最终制备物鉴定 | 第45-46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3.3.1 醇沉、萃取富集效果 | 第46-48页 |
3.3.2 对最终制备物的鉴定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及方法比较 | 第53-63页 |
4.1 材料和仪器 | 第53-54页 |
4.1.1 原料 | 第53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53-5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4.2.1 比色法测定甘露醇浓度 | 第54-55页 |
4.2.2 HPLC法测定甘露醇浓度 | 第55-5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6-61页 |
4.3.1 比色法 | 第56-59页 |
4.3.2 HPLC测定 | 第59-60页 |
4.3.3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7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5.2 展望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