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第12-15页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结构安排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5 创新点第18页
    1.6 不足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然选择——银行化改革第19-23页
    2.1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造的现实障碍第19-20页
    2.2 农村信用社选择银行化改革的必然性第20-22页
        2.2.1 农村信用社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第20-21页
        2.2.2 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积极意义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中的内部公司治理分析第23-33页
    3.1 内部公司治理理论第23-24页
    3.2 农村信用社内部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第24-26页
    3.3 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的产权属性分析第26-28页
        3.3.1 管理体制视角下的产权主体缺位第26-27页
        3.3.3 股东视角下的产权主体缺位第27-28页
    3.4 董事会结构分析第28-32页
        3.4.1 董事会职能与模式第29-30页
        3.4.2 农村商业银行的专业委员会第30-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中的外部公司治理分析第33-41页
    4.1 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模式概述第33-34页
    4.2 “省联社”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4.3 省联社与管理者的博弈均衡第35-38页
        4.3.1 博弈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4.3.2 博弈模型的经济意义第37-38页
    4.4 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模式选择第38-40页
        4.4.1 联合服务公司模式第38-39页
        4.4.2 金融持股公司模式第39页
        4.4.3 行业协会模式第39-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案例分析第41-48页
    5.1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发展概述第41-44页
    5.2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中的公司治理分析第44-46页
        5.2.1 银行化改革中的股权设置第44-45页
        5.2.2 银行化改革中的法人治理框架设置第45-46页
        5.2.3 山东省“省联社”的模式选择第46页
    5.3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经验借鉴第46-47页
    5.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6章 政策与建议第48-53页
    6.1 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48-50页
        6.1.1 建立稳定明确的产权制度,构建集中的股权结构第48页
        6.1.2 完善董事会的建设,规范和强化“分权制衡机制”第48-49页
        6.1.3 明确省联社定位,发挥改革引导作用第49-50页
    6.2 妥善处理利益相关者关系,重构利益格局第50页
    6.3 创新支农模式,立足服务“三农”经济第50-51页
    6.4 优化改革外部环境,加强相关金融监管第51-53页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域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展陈空间室内设计研究
下一篇:泉峰集团产品平台化战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