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12-23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21页 |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21-23页 |
| 2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阐释 | 第23-27页 |
| 2.1 文化和服务概念 | 第23-24页 |
| 2.2 公共产品的概念 | 第24页 |
| 2.3 公共服务的概念 | 第24-25页 |
| 2.4 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 第25页 |
| 2.5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5-26页 |
| 2.6 “经济人”假设理论 | 第26-27页 |
| 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一以薛湖镇为例 | 第27-39页 |
| 3.1 薛湖镇简介以及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的成绩 | 第27-29页 |
| 3.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薄弱,供给力度不够 | 第29-32页 |
| 3.3 供给与需求上相分离,结构性失衡 | 第32-35页 |
| 3.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人才储备不足 | 第35-39页 |
| 4 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原因分析 | 第39-47页 |
| 4.1 基层政府服务意识不强,履职能力不足 | 第39-41页 |
| 4.2 供给力量单一,社会供给力量缺位 | 第41-43页 |
| 4.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沟通不畅 | 第43-47页 |
| 5 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7-53页 |
| 5.1 健全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以及加强农村自身供给能力 | 第47-49页 |
| 5.2 引入多元化的供给力量 | 第49-50页 |
| 5.3 基层政府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 | 第50-53页 |
| 6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 第58-64页 |
| 作者简历 | 第64-6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