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1 绪论 | 第7-15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 1.2 国内外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零序保护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国外发达国家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及零序保护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国内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及零序保护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 2 革镇堡变电站中压系统零序保护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设计 | 第15-29页 |
| 2.1 消弧线圈应用条件及运行原理概述 | 第15页 |
| 2.2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相关保护 | 第15-18页 |
| 2.2.1 应用单相接地时的电压特点反映故障 | 第15-16页 |
| 2.2.2 零序电流保护 | 第16页 |
| 2.2.3 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 第16页 |
| 2.2.4 五次谐波法 | 第16页 |
| 2.2.5 基波有功分量法 | 第16-18页 |
| 2.3 现有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造的依据 | 第18-19页 |
| 2.3.1 接地方式改造的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 2.3.2 接地方式改造对于系统运行的意义 | 第19页 |
| 2.4 消弧线圈并接低值电阻接地的优缺点 | 第19-20页 |
| 2.5 接地电阻值及其热稳定的设计 | 第20-23页 |
| 2.6 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其他问题 | 第23页 |
| 2.7 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 | 第23-28页 |
| 2.7.1 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 2.7.2 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仿真 | 第25-26页 |
| 2.7.3 消弧线圈串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仿真 | 第26-27页 |
| 2.7.4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仿真 | 第27-28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革镇堡变电站中压系统零序保护的相关计算及实现方式设计 | 第29-42页 |
| 3.1 系统零序保护启用的基本要求 | 第29页 |
| 3.2 系统零序保护启用的理论计算 | 第29-32页 |
| 3.2.1 单相接地故障的短路电流整定 | 第29-30页 |
| 3.2.2 66 kV中性点零序电流的相关计算 | 第30页 |
| 3.2.3 66 kV配出线零序电流的相关计算 | 第30-31页 |
| 3.2.4 革镇堡变电站零序功能启用后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3 小电阻保护功能的设计 | 第32-34页 |
| 3.4 小电阻操作功能的设计 | 第34-35页 |
| 3.5 小电阻自动投切及保护的动作逻辑 | 第35-37页 |
| 3.6 小电阻测控功能的设计 | 第37-38页 |
| 3.7 66 kV配出线及变压器66kV中性点零序保护功能设计 | 第38-39页 |
| 3.7.1 对于66kV配出线零序保护功能的设计 | 第38-39页 |
| 3.7.2 变压器66kV中性点零序保护功能的设计 | 第39页 |
| 3.8 66 kV系统零序保护电气量的获取 | 第39-41页 |
| 3.8.1 66 kV零序电压的获取 | 第39-40页 |
| 3.8.2 66 kV零序电流的获取 | 第40-41页 |
| 3.9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革镇堡变电站中压侧零序保护的实例分析 | 第42-51页 |
| 4.1 小电阻自动投切及保护动作分析 | 第42-47页 |
| 4.2 66 kV配出线保护动作过程分析 | 第47-5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