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5-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 概念解读 | 第17-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1.7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第28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2 校园景观的设计要素与精神复愈效应的关系研究 | 第29-55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9-30页 |
2.2 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 第30-35页 |
2.3 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定量化 | 第35-37页 |
2.4 不同压力条件下被试人群的精神复愈与设计要素的关系分析 | 第37-48页 |
2.5 不同压力条件下被试人群的精神复愈与美景度的关系分析 | 第48-5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3 教室窗口景观特征对精神复愈效应的影响研究 | 第55-73页 |
3.1 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 第55-60页 |
3.2 教室窗口景观特征与精神复愈效应的关系分析 | 第60-69页 |
3.3 教室窗口景观美景度与精神复愈效应的关系分析 | 第69-7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4 以精神复愈为目标的校园景观优化建议 | 第73-80页 |
4.1 设计易于接近的自然驳岸水体景观 | 第73-74页 |
4.2 提高校园景观的植被覆盖率 | 第74-76页 |
4.3 充分考虑建筑周边环境对教室窗口的影响 | 第76-77页 |
4.4 提升教室的复愈体验 | 第77-78页 |
4.5 创造优美的复愈性校园景观 | 第78-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5.2 研究局限性 | 第81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附录1 | 第91-94页 |
附录2 | 第94-97页 |
作者简历 | 第97-9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