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人控制视角下宝万之争的原因的案例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1.2.2 内部人控制形成的原因 | 第11-12页 |
1.2.3 企业绩效与内部人控制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4 股权结构与内部人控制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内部人控制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2.1 内部人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2.1.2 股利信号理论 | 第18-19页 |
2.2 内部人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19页 |
2.3 股权结构与内部人控制的影响分析 | 第19-20页 |
2.4 董事会结构对内部人控制的影响分析 | 第20-21页 |
2.5 独立董事对内部人控制的影响分析 | 第21-22页 |
第3章 案例介绍 | 第22-31页 |
3.1 万科简介 | 第22页 |
3.2 宝能系简介 | 第22-24页 |
3.3 事件经过 | 第24-29页 |
3.4 监管机构的态度 | 第29-31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31-51页 |
4.1 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 第31-36页 |
4.1.1 万科优质的资产质量 | 第31-34页 |
4.1.2 过低的市盈率 | 第34-35页 |
4.1.3 A股H股股价长期倒挂 | 第35-36页 |
4.2 万科内部人控制问题与股价的长期低迷 | 第36-37页 |
4.3 万科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37-41页 |
4.3.1 管理层控制着大量的现金资产 | 第37-39页 |
4.3.2 管理层变相持股公司 | 第39-41页 |
4.3.3 信息披露不规范 | 第41页 |
4.4 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50页 |
4.4.1 股改时产权关系不明晰 | 第41-42页 |
4.4.2 不合理的薪酬体系 | 第42-44页 |
4.4.3 股权过于分散 | 第44-45页 |
4.4.4 董事兼管理层的比例过高 | 第45-47页 |
4.4.5 独立董事独立性问题 | 第47-49页 |
4.4.6 外部监管的缺失 | 第49-50页 |
4.5 内部人控制的影响分析 | 第50-51页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1-55页 |
5.1 理顺产权关系 | 第52页 |
5.2 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52-53页 |
5.3 完善董事会制度 | 第53-54页 |
5.4 加强外部监管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