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 | 第18-28页 |
2.1 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内涵 | 第18-22页 |
2.1.1 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含义 | 第18-19页 |
2.1.2 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构成 | 第19-21页 |
2.1.3 提升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目标 | 第21-22页 |
2.2 提升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2.2.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 | 第22页 |
2.2.2 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迫切要求 | 第22-23页 |
2.2.3 推进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第23页 |
2.3 提升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3.1 创新理论 | 第23-24页 |
2.3.2 企业家政府理论 | 第24-25页 |
2.3.3 7S组织模型理论 | 第25-26页 |
2.3.4 政府能力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当前我国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8-38页 |
3.1 当前我国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现状 | 第28-30页 |
3.1.1 县级政府行政文化创新能力的现状 | 第28-29页 |
3.1.2 县级政府行政制度创新能力的现状 | 第29页 |
3.1.3 县级政府行政运行机制创新能力的现状 | 第29-30页 |
3.1.4 县级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能力的现状 | 第30页 |
3.2 我国县级政府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2.1 县级政府行政文化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2.2 县级政府行政制度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3.2.3 县级政府行政运行机制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2.4 县级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3 我国县级政府创新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3.3.1 县级政府行政文化创新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3.3.2 县级政府行政制度创新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3.3.3 县级政府行政运行机制创新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页 |
3.3.4 县级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第4章 我国县级政府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研究 | 第38-50页 |
4.1 提升县级政府行政文化创新能力 | 第38-40页 |
4.1.1 要树立正确的理念 | 第38-39页 |
4.1.2 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 第39页 |
4.1.3 要加强制度化建设 | 第39-40页 |
4.2 增强县级政府行政制度创新能力 | 第40-45页 |
4.2.1 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 | 第40-41页 |
4.2.2 完善政府的职能体系 | 第41-44页 |
4.2.3 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 | 第44-45页 |
4.3 强化县级政府行政运行机制创新能力 | 第45-47页 |
4.3.1 提升县级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创新能力 | 第45-46页 |
4.3.2 提升县级政府行政执行机制创新能力 | 第46-47页 |
4.4 提高县级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能力 | 第47-50页 |
4.4.1 创新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 | 第47-48页 |
4.4.2 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 | 第48页 |
4.4.3 形成多方参与的协同模式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