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共同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共同作用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共同作用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沉降后浇带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沉降后浇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共同作用的地基计算模型及有限元理论分析 | 第14-28页 |
2.1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 第14-17页 |
2.2 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 | 第17-18页 |
2.3 地基的非线性弾性模型 | 第18-21页 |
2.3.1 邓肯-张模型 | 第18-20页 |
2.3.2 D-P模型 | 第20-21页 |
2.4 地基的弹塑性模型 | 第21-22页 |
2.5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共同作用 | 第22-24页 |
2.5.1 有限元计算中的边界条件 | 第23页 |
2.5.2 有限元计算中不同类型单元的连接问题 | 第23-24页 |
2.6 筏板的有限元理论 | 第24-25页 |
2.6.1 经典弹性薄板理论 | 第24页 |
2.6.2 明德林厚板单元 | 第24-25页 |
2.7 小结 | 第25-28页 |
第三章 ANSYS及YJK模型的建立 | 第28-44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8-35页 |
3.1.1 气象水文 | 第28-29页 |
3.1.2 场地地形地貌 | 第29-31页 |
3.1.3 原位测试指标统计 | 第31-35页 |
3.2 ANSYS模拟分析 | 第35-40页 |
3.2.1 ANSYS分析的单元选择 | 第36-38页 |
3.2.2 单元生死技术 | 第38页 |
3.2.3 ANSYS数值模拟 | 第38-40页 |
3.3 盈建科数值模拟 | 第40-42页 |
3.3.1 盈建科软件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对接 | 第40-41页 |
3.3.2 盈建科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核心YJKFea | 第41-42页 |
3.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共同作用和常规计算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 | 第44-62页 |
4.1 共同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46-55页 |
4.2 共同作用对筏板基础的影响分析 | 第55-59页 |
4.3 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利用共同作用模拟分析后浇带的封闭时机 | 第62-72页 |
5.1 不同混凝土等级对于后浇带附近应变以及变形的影响 | 第62-64页 |
5.2 施工顺序的不同对于主裙楼沉降差异的影响情况 | 第64-67页 |
5.3 在设计施工顺序下后浇带封闭时间的不同对沉降分布特征的影响 | 第67-68页 |
5.4 在设计施工顺序下后浇带封闭时间的不同对基底反力分布特征的影响 | 第68-69页 |
5.5 提前封闭后浇带可行性研究 | 第69-71页 |
5.6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6.1 研究结果 | 第72-73页 |
6.2 不足与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绩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