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印刷电路论文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结构热分析、优化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2-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3页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8-21页
        1.2.1 电路板热分析的现状第18-19页
        1.2.2 热试验方法发展现状第19-20页
        1.2.3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发展现状第20-2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1-23页
第二章 传热学理论与有限元技术概述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传热学的三种方式第23-24页
    2.3 热传导基本方程第24-27页
        2.3.1 热传导问题的数学描述第24-25页
        2.3.2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解法第25-27页
    2.4 有限元技术概述第27-29页
        2.4.1 有限元分析基本思想第27-28页
        2.4.2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主要特点及仿真分析步骤第28-29页
    2.5 瞬态温度场分析算例验证第29-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组件的模型建立与结构热分析第37-47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组件的有限元建模第37-42页
        3.2.1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模型的简化第37-41页
        3.2.2 电路板组件模型的接触设置第41页
        3.2.3 电路板组件模型的网格划分第41-42页
    3.3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组件的平面度仿真分析第42-43页
    3.4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组件的仿真分析与试验分析的对比研究第43-46页
        3.4.1 试验的简述与试验结果第43-45页
        3.4.2 电路板组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的结构优化设计第47-75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结构优化设计基础第47-49页
        4.2.1 结构优化的分类第47-48页
        4.2.2 结构优化设计的三要素第48-49页
    4.3 遗传算法理论及概述第49-51页
        4.3.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第49-50页
        4.3.2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第50-51页
    4.4 有限元软件优化技术研究第51-52页
        4.4.1 基于Pro/E与有限元软件的优化流程第51-52页
    4.5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的优化设计流程第52-57页
        4.5.1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结构热应力分析第52-55页
        4.5.2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优化设计变量与约束条件的设置第55-56页
        4.5.3 电路板Pro/E模型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协同仿真第56-57页
        4.5.4 输入参数设置第57页
    4.6 单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第57-64页
        4.6.1 目标函数的选取和输出参数的设置第57-58页
        4.6.2 单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第58-60页
        4.6.3 单目标优化响应面结果分析第60-62页
        4.6.4 优化结果分析第62-64页
    4.7 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第64-70页
        4.7.1 目标函数的选取和输出参数的设置第64-66页
        4.7.2 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第66-67页
        4.7.3 优化设计的响应面结果分析第67-68页
        4.7.4 优化结果分析第68-70页
    4.8 两种优化结果的对比第70-72页
    4.9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五章 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组件的热试验研究第75-97页
    5.1 引言第75页
    5.2 试验设备及测量原理简述第75-82页
        5.2.1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第75-76页
        5.2.2 双目立体光学测量原理第76-78页
        5.2.3 试验装置第78-79页
        5.2.4 试验中相机标定概述第79-81页
        5.2.5 试验工况及试验过程简述第81-82页
    5.3 试验位移结果分析第82-87页
    5.4 电路板组件的仿真热分析第87-92页
        5.4.1 电路板组件的瞬态热分析第87-90页
        5.4.2 电路板组件的结构分析第90-92页
    5.5 仿真热分析和试验结果的对比第92-95页
        5.5.1 电路板组件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位移对比第92-95页
    5.6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7-99页
    6.1 总结第97-98页
    6.2 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作者简介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宽和频率可重构的微带滤波器设计
下一篇:基于黑磷可饱和吸收体的拉锥光纤调Q光纤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