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基于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一、研究背景第9-12页
        (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第9页
        (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第9-10页
        (三)当下应试教育中快乐教育的缺失第10-11页
        (四)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第11页
        (五)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实践研究不足第11-12页
    二、概念界定第12-14页
        (一)快乐第12-13页
        (二)快乐教育第13-14页
    三、研究现状第14-19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三)未来研究方向第18-19页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一)研究目的第19页
        (二)研究意义第19页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0页
        (一)研究思路第19-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页
第二章 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概述第20-38页
    一、“快乐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第21-24页
        (一)斯宾塞生活的历史时代第21-22页
        (二)西方快乐教育思想的演进历史第22-24页
    二、“快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第24-28页
        (一)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第24-25页
        (二)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第25-26页
        (三)实证主义哲学第26-27页
        (四)英国传统的乐趣教学观第27-28页
    三、“快乐教育思想”内容分析第28-36页
        (一)“快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第28-29页
        (二)快乐教育的目的第29-31页
        (三)快乐教育的原则第31-34页
        (四)快乐教育的方法第34-36页
    四、“快乐教育思想”的教育意义第36-38页
        (一)为教师进行快乐教学提供经验第36-37页
        (二)有利于树立关爱和尊重孩子的观念第37页
        (三)有利于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第37页
        (四)有利于探究性实践学习第37-38页
第三章 基于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的教学设计流程第38-44页
    一、学习者分析第38-40页
        (一)认知思维能力的分析第38-39页
        (二)起点水平分析第39页
        (三)学习风格分析第39页
        (四)学习动机分析第39-40页
        (五)学习需要分析第40页
    二、学习内容分析第40-41页
    三、教学目标确定第41-42页
        (一)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确定第41页
        (二)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确定第41-42页
        (三)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确定第42页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42-44页
        (一)教学程序的设计第42-43页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第43页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第43-44页
    五、教学评价第44页
第四章 基于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的教学设计案例第44-66页
    一、新授课的教学设计案例第44-52页
    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案例第52-58页
    三、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案例第58-66页
第五章 基于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的教学设计案例的实施及评价第66-69页
    一、教学设计案例的实施第66页
    二、教学设计案例的评价第66-68页
        (一)教师自评第66页
        (二)学生评价第66-68页
        (三)同行评价第68页
    三、教学设计案例的实施建议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第69-71页
    一、结论第69-70页
    二、反思第70-71页
        (一)研究不足第70页
        (二)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82页
    附录一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第75-77页
    附录二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报告及评价第77-78页
    附录三 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第78-79页
    附录四 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报告及评价第79-80页
    附录五 生物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第80-81页
    附录六 关于本研究中教学设计案例的同行教师访谈提纲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促进的多元联动模型构建与检验
下一篇:山东省体育场地发展趋势与场地发展规律研究--基于山东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