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的假冒行为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1-13页
    五、论文结构第13-14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4-15页
第一章 侵犯知识产权罪中的假冒行为概述第15-27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犯罪中假冒行为对象的法理审视第16-21页
        一、违法性独立判断标准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坚守第16-17页
        二、罪状描述方式与假冒行为对象的界定第17-21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犯罪中假冒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探讨第21-27页
        一、假冒行为方式的界定第21-24页
        二、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疏议第24-25页
        三、冒充专利行为探讨第25-27页
第二章 假冒与相似行为方式的辨析第27-37页
    第一节 假冒行为的行政违法性解读第27-32页
        一、同一种商品的解读第27-29页
        二、相同的商标的解读第29-31页
        三、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解读第31-32页
    第二节 假冒与伪造、变造、擅自制造、冒充的辨析第32-34页
        一、假冒、伪造、变造、擅自制造、冒充五者区分的刑法意义第32-33页
        二、假冒、伪造、变造、擅自制造、冒充区别的辨析第33-34页
        三、假冒注册商标罪之“假冒”与假冒专利罪之“假冒”辨析第34页
    第三节 从客观行为方式区分相近犯罪第34-37页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区分第34-35页
        二、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专利罪与诈骗罪的区分第35页
        三、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专利罪与虚假广告罪的区分第35-37页
第三章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假冒行为停止形态及罪数评价第37-48页
    第一节 数额与犯罪构成、假冒行为停止形态的关系第37-41页
        一、数额的功能定位第37-39页
        二、非法经营数额的理解第39-40页
        三、违法所得数额的认定第40-41页
    第二节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未遂的认定第41-44页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未遂形态辨析第42-44页
        二、假冒专利罪未遂形态辨析第44页
    第三节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复合行为罪数评价第44-48页
        一、一罪数罪问题第44-45页
        二、牵连犯与想象竞合第45-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3-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以最新司法解释为视角
下一篇:论我国刑法中的“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