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穿孔旋流絮凝池加网格板的数值模拟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4-16页
    1.3 混凝理论和穿孔旋流絮凝池研究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絮凝基础理论第18-27页
    2.1 胶体稳定性及胶体颗粒的凝聚现象第18-19页
    2.2 胶体的絮凝机理第19-21页
    2.3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第21-22页
    2.4 微涡旋理论第22-24页
    2.5 微涡流混凝工艺及其特点第24-25页
    2.6 絮凝效果评价指标第25-27页
第三章 CFD介绍第27-35页
    3.1 CFD概述第27-28页
    3.2 CFD求解过程及软件结构第28-30页
    3.3 常用的CFD商用软件第30-31页
    3.4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第31-33页
        3.4.1 质量守恒方程第31-32页
        3.4.2 动量守恒方程第32页
        3.4.3 能量守恒方程第32页
        3.4.4 湍流控制方程第32-33页
    3.5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方法第33页
        3.5.1 有限差分法第33页
        3.5.2 有限元法第33页
        3.5.3 有限体积法第33页
    3.6 CFD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33-35页
第四章 穿孔旋流絮凝池模型的建立第35-40页
    4.1 模型的选择第35-36页
    4.2 模型简化的假设条件第36-37页
    4.3 网格的划分第37页
    4.4 边界条件第37-38页
    4.5 求解器的设置第38-39页
    4.6 模拟方法可行性验证第39-40页
第五章 穿孔旋流絮凝池加网格板的数值模拟第40-66页
    5.1 网格板尺寸的确定第40-41页
    5.2 穿孔旋流絮凝池加网格板流场特性的分析第41-45页
        5.2.1 速度场分析第41-43页
        5.2.2 湍动能及湍动能耗散率的分析第43-44页
        5.2.3 不同加网格板情况的模拟第44-45页
    5.3 前段网格板层数和间距的模拟第45-51页
        5.3.1 前段网格板层数的模拟第45-48页
        5.3.2 前段网格板间距的模拟第48-51页
    5.4 对中段网格板层数和间距的模拟第51-55页
        5.4.1 中段网格板层数的模拟第51-53页
        5.4.2 中段网格板间距的模拟第53-55页
    5.5 网格板网孔尺寸的模拟第55-59页
        5.5.1 前段网孔尺寸的模拟第55-57页
        5.5.2 中段网孔尺寸的模拟第57-59页
    5.6 5000m~3/d穿孔旋流絮凝池加网格板的模拟第59-64页
        5.6.1 网格板层数的模拟第59-61页
        5.6.2 网格板间距的模拟第61-62页
        5.6.3 网孔尺寸的模拟第62-64页
    5.7 参数总结分析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碳基Fe/Cu双金属及过硫酸盐降解水中偶氮染料
下一篇:晶格铝对针铁矿及其相变产物吸附磷酸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