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5页 |
1.1 煤矿土壤修复研究 | 第8-9页 |
1.2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的研究 | 第9-10页 |
1.2.1 丛枝菌根真菌 | 第9页 |
1.2.2 根瘤菌 | 第9-10页 |
1.3 AMF和根瘤菌共生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1 双接种根瘤菌和AMF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 第10-11页 |
1.4 红三叶的研究 | 第11-13页 |
1.4.1 接种AMF对红三叶的影响研究 | 第11页 |
1.4.2 接种根瘤菌对红三叶的影响研究 | 第11-12页 |
1.4.3 AMF和根瘤菌双接种对红三叶的影响研究 | 第12-13页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15-18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15-16页 |
2.1.1 供试基质及容器 | 第15页 |
2.1.2 供试红三叶 | 第15页 |
2.1.3 供试菌种 | 第15-16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2.2.1 试验条件 | 第16页 |
2.2.2 试验分组 | 第16-17页 |
2.3 测定指标 | 第17页 |
2.3.1 植物和土壤样品测定 | 第17页 |
2.3.2 根系形态测定 | 第17页 |
2.3.3 生理指标测定 | 第17页 |
2.4 数据结果分析 | 第17-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31页 |
3.1 接种丛枝真菌和根瘤菌对红三叶的根系侵染 | 第18-20页 |
3.1.1 单接种与双接种侵染率 | 第18-19页 |
3.1.2 单接种与双接种侵染丛枝丰度 | 第19-20页 |
3.2 接种丛枝真菌和根瘤菌对植物根系影响 | 第20-24页 |
3.2.1 接种AMF-R对植物根系直径的影响 | 第20-22页 |
3.2.2 接种AMF-R对植物根长和根重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3 接种AMF-R对根系分枝数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 接种丛枝真菌和根瘤菌对红三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4-28页 |
3.3.1 接种AMF-R对红三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2 接种AMF-R对红三叶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3 接种AMF-R对红三叶地上、地下部分粗蛋白和磷影响 | 第26-28页 |
3.3.3.1 接种AMF-R对红三叶地上、地下部分粗蛋白含量影响 | 第26-27页 |
3.3.3.2 接种AMF-R对红三叶地上、地下部分磷含量影响 | 第27-28页 |
3.4 接种丛枝真菌和根瘤菌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28-31页 |
3.4.1 接种AMF-R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2 接种AMF-R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影响 | 第29-31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31-37页 |
4.1 接种丛枝真菌和根瘤菌对植物根系侵染的影响 | 第31页 |
4.2 接种丛枝菌根和根瘤菌对红三叶根系的影响 | 第31-33页 |
4.3 接种丛枝菌根和根瘤菌对红三叶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4.4 接种丛枝菌根和根瘤菌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34-35页 |
4.5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Abstract | 第41页 |
中英文缩略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