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针织论文--针织工艺论文

无缝内衣针织钩舌勺部位加工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织针的发展状况第12-15页
        1.2.1 织针生产相关技术第13-14页
        1.2.2 织针生产工艺介绍第14-15页
    1.3 无缝内衣针的特点第15-17页
    1.4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7-21页
        1.4.1 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第17-18页
        1.4.2 逆向工程技术的运用第18-19页
        1.4.3 电火花加工技术发展状况第19-21页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无缝内衣针几何特征的评价手段第23-33页
    2.1 无缝内衣针几何数据测量第23-26页
        2.1.1 测量设备介绍及采集前处理第23-24页
        2.1.2 数据分类及采集第24-26页
    2.2 逆向建模第26-31页
        2.2.1 数据统一坐标第26-28页
        2.2.2 曲线曲面创建第28-30页
        2.2.3 建模误差分析第30-31页
    2.3 针钩舌勺形状特征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加工工艺的理论研究第33-39页
    3.1 电火花加工工艺分析第33-35页
        3.1.1 针钩三维造型第33-34页
        3.1.2 电极的设计第34-35页
        3.1.3 电极的进给方式第35页
    3.2 舌勺加工工艺的理论研究第35-38页
        3.2.1 基于ProE的舌勺成型理论研究第36-37页
        3.2.2 合理加工工艺探索第37-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无缝内衣针针钩舌勺的实验研究第39-55页
    4.1 电火花实验设备第39-42页
        4.1.1 机床的组成第40-41页
        4.1.2 工具电极及导向装置第41-42页
        4.1.3 工作液的选取第42页
    4.2 舌勺电火花加工质量研究第42-47页
        4.2.1 电火花加工几何精度研究第43-45页
        4.2.2 电参数表面质量影响分析第45-47页
    4.3 两种工艺路线实验及分析第47-50页
        4.3.1 实验加工定位及夹具设计第48-49页
        4.3.2 两种工艺路线实验加工结果第49-50页
    4.4 显微测量检验加工质量第50-53页
        4.4.1 加工后电极测量第50-51页
        4.4.2 加工后舌勺形状测量第51-52页
        4.4.3 实验结果分析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花茶多糖降血脂机理初探及其亲和层析分离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广西宝盛投资集团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