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3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2-16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3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9-30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31-33页 |
第2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缘起 | 第33-61页 |
2.1 民主思想的起源发展及价值取向 | 第33-44页 |
2.1.1 民主思想起源及历史演化 | 第33-39页 |
2.1.2 民主思想的价值取向 | 第39-44页 |
2.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44-52页 |
2.2.1 古希腊自由民主思想传统的传承 | 第44-45页 |
2.2.2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空想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45-47页 |
2.2.3 理性主义启蒙思想的扬弃 | 第47-50页 |
2.2.4 青年黑格尔派学说的触动作用 | 第50-52页 |
2.3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现实依据 | 第52-61页 |
2.3.1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异化 | 第52-55页 |
2.3.2 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 | 第55-58页 |
2.3.3 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民主诉求 | 第58-61页 |
第3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 | 第61-74页 |
3.1 马克思民主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61-68页 |
3.1.1 民主思想奠基时期 | 第61-64页 |
3.1.2 民主思想成熟时期 | 第64-66页 |
3.1.3 民主思想完善时期 | 第66-68页 |
3.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建构逻辑 | 第68-74页 |
3.2.1 逻辑基础:确定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 第68-70页 |
3.2.2 逻辑主线:人民主权 | 第70-71页 |
3.2.3 逻辑归宿: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 | 第71-74页 |
第4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与重要特征 | 第74-97页 |
4.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74-90页 |
4.1.1 民主的概念和本质 | 第74-77页 |
4.1.2 民主的社会属性 | 第77-80页 |
4.1.3 民主的形式 | 第80-83页 |
4.1.4 民主的主体 | 第83-85页 |
4.1.5 民主的实现与保障 | 第85-88页 |
4.1.6 民主的运行机制意义 | 第88-90页 |
4.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重要特征 | 第90-97页 |
4.2.1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第90-91页 |
4.2.2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第91-93页 |
4.2.3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 | 第93-95页 |
4.2.4 批判性和建构性的统一 | 第95-97页 |
第5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97-119页 |
5.1 人类民主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 | 第97-104页 |
5.1.1 实现了民主思想哲学基础的质变 | 第97-100页 |
5.1.2 构想了民主形式超越的途径 | 第100-102页 |
5.1.3 赋予民主主体丰富真实的内涵 | 第102-104页 |
5.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 第104-113页 |
5.2.1 民主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在契合性 | 第104-108页 |
5.2.2 彰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 | 第108-113页 |
5.3 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发展史中的地位 | 第113-119页 |
5.3.1 苏俄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源泉 | 第113-114页 |
5.3.2 中国民主理论和实践的理论指针 | 第114-117页 |
5.3.3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17-119页 |
第6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119-135页 |
6.1 辨别当代西方民主本质的有力武器 | 第119-126页 |
6.1.1 解释批判西方民主的思想利器 | 第119-122页 |
6.1.2 澄清混乱民主观念的理论指南 | 第122-124页 |
6.1.3 认识后发新兴民主国家民主问题的理论工具 | 第124-126页 |
6.2 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智慧源泉 | 第126-135页 |
6.2.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第127-128页 |
6.2.2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民主的价值旨归 | 第128-129页 |
6.2.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渐进增量 | 第129-131页 |
6.2.4 创新民主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第131-132页 |
6.2.5 实现制度民主到法治民主的转变 | 第132-135页 |
结束语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8-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