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3-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1页 |
1 氧化损伤与DNA损伤修复 | 第13-14页 |
1.1 氧化损伤标志物 | 第13页 |
1.2 DNA损伤修复标志物 | 第13-14页 |
2 表观遗传学 | 第14-15页 |
2.1 表观遗传学标志物 | 第14页 |
2.2 表观遗传学调控标志物 | 第14-15页 |
3 胎肺发育相关标志物 | 第15-20页 |
3.1 胎肺发育标志物 | 第16-18页 |
3.2 胎肺发育调控标志物 | 第18-20页 |
4 生物标志物的效应分析 | 第20页 |
4.1 常规生物标志物效应分析 | 第20页 |
4.2 镍冶炼时间的平均处理效应 | 第20页 |
5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1 研究设计 | 第21-22页 |
2 技术路线及分析路线 | 第22-23页 |
3 相关概念定义及计算 | 第23页 |
4 统计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处理效应模型与倾向得分理论 | 第25-35页 |
1 处理效应模型 | 第25-27页 |
1.1 处理效应估计 | 第25页 |
1.2 使用匹配法估计处理效应 | 第25-27页 |
2 倾向得分 | 第27-31页 |
2.1 可忽略假设的满足条件 | 第28页 |
2.2 协变量的选择 | 第28-29页 |
2.3 倾向得分分析方法选择 | 第29-30页 |
2.4 评价倾向得分平衡能力 | 第30-31页 |
2.5 使用倾向得分的一般步骤 | 第31页 |
3 使用倾向得分估计处理效应 | 第31-35页 |
3.1 倾向得分匹配 | 第32页 |
3.2 倾向得分分层 | 第32-33页 |
3.3 逆倾向得分加权 | 第33页 |
3.4 倾向得分回归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倾向得分模型的构建 | 第35-41页 |
1 协变量的选择 | 第35-36页 |
2 计算倾向得分 | 第36-38页 |
3 倾向得分匹配平衡能力评价 | 第38-40页 |
4 倾向得分分析方法选择 | 第40-41页 |
第五章 镍冶炼职工组平均处理效应及相关性分析 | 第41-69页 |
1 氧化损伤标志物 | 第41-43页 |
1.1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第41-42页 |
1.2 丙二醛 | 第42-43页 |
2 DNA损伤修复标志物 | 第43-48页 |
2.1 8-羟基脱氧尿苷 | 第43-44页 |
2.2 聚ADP核糖聚合酶 | 第44-46页 |
2.3 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 | 第46-48页 |
3 表观遗传学调控标志物 | 第48-53页 |
3.1 异染色质蛋白1 | 第48-49页 |
3.2 人染色质域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 | 第49-51页 |
3.3 DNA甲基化转移酶1 | 第51-52页 |
3.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 第52-53页 |
4 表观遗传学标志物 | 第53-56页 |
4.1 组蛋白3赖氨酸第4位点3甲基化 | 第53-55页 |
4.2 组蛋白3赖氨酸第27位点3甲基化 | 第55-56页 |
5 胎肺发育调控标志物 | 第56-62页 |
5.1 Hedgehog相互作用蛋白 | 第56-57页 |
5.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 第57-59页 |
5.3 磷酸化Smad蛋白2 | 第59-60页 |
5.4 人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 | 第60-62页 |
6 胎肺发育标志物 | 第62-66页 |
6.1 甲状腺转录因子-1 | 第62-63页 |
6.2 音猥因子 | 第63-64页 |
6.3 转录共激活因子 | 第64-66页 |
7 肺发育生物标志物与其它测定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6-69页 |
第六章 讨论 | 第69-77页 |
1 倾向得分可以减小观察性实验中存在的选择性偏倚 | 第69-70页 |
2 镍冶炼环境的暴露可导致机体氧化损伤和诱导DNA损伤修复 | 第70-71页 |
3 镍冶炼环境的暴露可导致机体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表达改变 | 第71-73页 |
3.1 表观遗传学调控相关生物标志物 | 第71-73页 |
3.2 组蛋白修饰相关生物标志物 | 第73页 |
4 镍冶炼环境的暴露可导致胎肺发育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改变 | 第73-77页 |
4.1 pSmad2/Nkx2.1信号通路 | 第74-75页 |
4.2 PI3K/HHIP/Shh信号通路 | 第75页 |
4.3 STAT5/Cited2信号通路 | 第75-7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7-79页 |
1 主要结论 | 第77页 |
2 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