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格泽博斯基的“德性责任论”探析
摘要 | 第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6-8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6-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述评 | 第8-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 | 第12页 |
四、文章内容概述 | 第12-13页 |
五、文章的创新点 | 第13页 |
六、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七、研究方法和路线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扎格泽博斯基对葛梯尔问题的回应 | 第15-26页 |
第一节 葛梯尔问题回溯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内在主义对葛梯尔问题的无力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可靠主义对葛梯尔问题的无力 | 第18-22页 |
第四节 葛梯尔问题的实质与可废除条件 | 第22-26页 |
第二章 理智德性与认知 | 第26-44页 |
第一节 对于德性的通常解释 | 第27-31页 |
第二节 认知的主要元素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认知动机 | 第32-38页 |
第四节 理智德性中成功的成分 | 第38-44页 |
第三章 德性责任知识论中的特殊价值 | 第44-60页 |
第一节 知识好于真信念 | 第45-53页 |
第二节 真信念的价值 | 第53-57页 |
第三节 知识,动机和幸福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对索萨德性知识论的发展 | 第60-68页 |
第一节 可靠主义的批判总结 | 第60-61页 |
第二节 索萨的解决方法 | 第61-63页 |
第三节 有价值的假信念 | 第63-64页 |
第四节 价值的统一 | 第64-67页 |
第五节 再谈葛梯尔问题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关怀理论 | 第68-83页 |
第一节 关怀与尽责的地获取诸信念 | 第68-73页 |
第二节 道德和知识论需求 | 第73-79页 |
第三节 非规则的言说 | 第79-83页 |
第六章 认知的自然需求 | 第83-96页 |
第一节 作为自然需求的自我信任 | 第83-86页 |
第二节 认知自我主义的非融贯性 | 第86-91页 |
第三节 对理解的自然需求和对连通性的自然需求 | 第91-96页 |
结束语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