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英文缩写表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1页 |
1.1 桃蚜概述 | 第12-14页 |
1.1.1 桃蚜的危害 | 第12-13页 |
1.1.2 桃蚜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 第13页 |
1.1.3 桃蚜的防治 | 第13页 |
1.1.4 桃蚜不同寄主适应性研究 | 第13-14页 |
1.2 细胞色素P450酶系 | 第14-16页 |
1.2.1 细胞色素P450酶系简介 | 第14-15页 |
1.2.2 CYP6家族的功能和重要性 | 第15-16页 |
1.3 MicroRNA特征与功能 | 第16-19页 |
1.3.1 生物体内miRNA的形成 | 第16-17页 |
1.3.2 生物体内miRNA的作用机制 | 第17-19页 |
1.3.3 miRNA的功能 | 第19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桃蚜CYP6CY3基因功能验证 | 第21-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实验昆虫及寄主 | 第21页 |
2.1.2 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8页 |
2.2.1 桃蚜亚种基因组DNA提取 | 第22-23页 |
2.2.2 桃蚜亚种总RNA提取 | 第23页 |
2.2.3 桃蚜亚种总RNA纯化 | 第23-24页 |
2.2.4 桃蚜亚种总RNA cDNA合成 | 第24-25页 |
2.2.5 实时荧光定量RCR | 第25-26页 |
2.2.6 DsRNA的合成 | 第26-28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2.3.1 CYP6CY3在桃蚜亚种中的拷贝数 | 第28-29页 |
2.3.2 CYP6CY3在桃蚜亚种中的相对表达量 | 第29页 |
2.3.3 烟蚜敲除CYP6CY3后对烟碱耐受性 | 第29-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2.5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桃蚜microRNA表达谱的构建与信息分析以及筛选调控CYP6CY3基因表达的miRNA | 第32-5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3.1.1 昆虫与寄主 | 第32页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2-33页 |
3.1.3 测序公司 | 第3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3-38页 |
3.2.1 桃蚜miRNA表达谱的构建与信息分析 | 第33-35页 |
3.2.2 qPCR筛选目的miRNA | 第35-3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8-49页 |
3.3.1 烟蚜miRNA表达谱的构建 | 第38-43页 |
3.3.2 样品miRNA靶标预测和分析 | 第43-45页 |
3.3.3 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目的miRNA的验证 | 第45-49页 |
3.4 小结 | 第49页 |
3.5 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miRNA与CYP6CY3表达的相关性验证 | 第51-70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4.1.1 实验昆虫和细胞 | 第51页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2-62页 |
4.2.1 烟蚜miRNA inhibitor/mimics的喂食 | 第52-53页 |
4.2.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53-54页 |
4.2.3 pmirGLO表达载体构建 | 第54-60页 |
4.2.4 细胞转染 | 第60-61页 |
4.2.5 烟蚜对烟碱敏感度测定 | 第61-62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2-68页 |
4.3.1 烟蚜miRNA inhibitor的喂食 | 第62-63页 |
4.3.2 烟蚜miRNA mimics的喂食 | 第63-64页 |
4.3.3 双荧光素酶报告和细胞转染实验结果 | 第64-66页 |
4.3.4 miRNA功能缺失/获得影响烟蚜对烟碱的敏感度 | 第66-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4.5 讨论 | 第69-70页 |
总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