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木质素的解聚方法 | 第12-17页 |
1.2.1 生物法 | 第12页 |
1.2.2 催化热裂解法 | 第12-13页 |
1.2.3 催化氧化法 | 第13-15页 |
1.2.4 水解法 | 第15-16页 |
1.2.5 催化加氢法 | 第16-17页 |
1.3 木质素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3.1 木质素制备泡沫 | 第17页 |
1.3.2 木质素制备粘合剂 | 第17-18页 |
1.3.3 木质素制备薄膜 | 第18-19页 |
1.3.4 其他木质素基材料 | 第19页 |
1.4 水滑石固体碱 | 第19-22页 |
1.4.1 水滑石固体碱概述 | 第19-20页 |
1.4.2 水滑石固体碱的合成方法 | 第20-21页 |
1.4.3 水滑石固体碱的应用 | 第21-22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1.5.1 课题背景 | 第22-23页 |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页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技术 | 第25-31页 |
2.1 实验药品、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 水滑石及固体碱的制备方法 | 第26-28页 |
2.2.1 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2.2.2 水滑石晶体尺寸调控方法 | 第27-28页 |
2.3 分析与表征方法 | 第28-29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8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8页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28页 |
2.3.4 热重(TG) | 第28-29页 |
2.3.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第29页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9页 |
2.4 固体碱催化解聚木质素性能评价方法 | 第29-31页 |
2.4.1 固体碱解聚木质素实验方法 | 第29页 |
2.4.2 解聚转化率和液体产率的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水滑石固体碱的表征分析 | 第31-52页 |
3.1 MgAl水滑石 | 第31-38页 |
3.1.1 体系pH值的影响 | 第31-33页 |
3.1.2 晶化温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1.3 晶化时间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4 热稳定性能分析 | 第37-38页 |
3.1.5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38页 |
3.2 MgFe水滑石 | 第38-41页 |
3.3 NiMgAl水滑石 | 第41-44页 |
3.4 NiMgFe水滑石 | 第44-48页 |
3.5 LaMgAl水滑石 | 第48-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水滑石晶粒尺寸与形貌的调控 | 第52-58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物料浓度调控MgAl水滑石晶粒尺寸 | 第52-53页 |
4.3 温度调控MgAl水滑石晶粒尺寸 | 第53-54页 |
4.4 引进羟基化合物调控MgFe水滑石晶粒尺寸 | 第54-55页 |
4.5 分段晶化法调控MgAl、MgFe水滑石晶粒尺寸 | 第55-57页 |
4.5.1 MgAl水滑石 | 第55-56页 |
4.5.2 MgFe水滑石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固体碱催化解聚木质素的研究 | 第58-73页 |
5.1 原料的表征分析 | 第58-59页 |
5.2 固体碱解聚木质素的结果与分析 | 第59-72页 |
5.2.1 MgAl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第59-63页 |
5.2.2 NiMgAl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第63-67页 |
5.2.3 LaMgAl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第67-69页 |
5.2.4 MgFe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第69-70页 |
5.2.5 NiMgFeO_x催化解聚木质素 | 第70-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