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3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发展能力相关理论 | 第14页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2.3 文献评述 | 第16-18页 |
3 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基本情况 | 第18-24页 |
3.1 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3.1.1 园区经济平稳增长 | 第18-19页 |
3.1.2 初步建成特色产业集群 | 第19页 |
3.1.3 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 第19-20页 |
3.1.4 军民融合实现跨越发展 | 第20页 |
3.1.5 区域人才高地初步形成 | 第20-21页 |
3.1.6 加快建设全链条金融服务平台 | 第21页 |
3.1.7 支撑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 第21页 |
3.1.8 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 第21页 |
3.2 影响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能力的因素 | 第21-24页 |
3.2.1 经费 | 第21-22页 |
3.2.2 人才 | 第22页 |
3.2.3 技术 | 第22-23页 |
3.2.4 经济发展 | 第23-24页 |
4 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4-35页 |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4-25页 |
4.1.1 综合评价实施原则 | 第24-25页 |
4.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5页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说明 | 第25-27页 |
4.2.1 资源开发要素 | 第25-26页 |
4.2.2 经济产出 | 第26-27页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35页 |
4.3.1 具体指标设计与标准确定 | 第27页 |
4.3.2 数据来源与归一化处理 | 第27-29页 |
4.3.3 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29-35页 |
5 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能力实证研究 | 第35-44页 |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第35-36页 |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能力评价 | 第36-40页 |
5.2.1 模糊关系矩阵的建立 | 第39页 |
5.2.2 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能力全面评价 | 第39-40页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5.4 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5.4.1 净利润、出口创汇增速有待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不高 | 第41-42页 |
5.4.2 技术企业数量不均衡,骨干创新企业较为缺乏 | 第42页 |
5.4.3 企均收入吸引力不足,高科技人才难以汇集 | 第42-43页 |
5.4.4 技术投入占比劣势,土地空间成为制约瓶颈 | 第43-44页 |
6 提升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第44-49页 |
6.1 提升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能力的对策 | 第44-46页 |
6.1.1 提升资源优化水平,促进企业收益发展 | 第44页 |
6.1.2 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园内骨干企业培养力度 | 第44-45页 |
6.1.3 加强福利政策力度,实施一流人才引进发展战略 | 第45页 |
6.1.4 提高技术投入占比,加快进行一区多园建设 | 第45-46页 |
6.2 加强太原国家高新区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6.2.1 不断拓展创新创业的发展路子 | 第47页 |
6.2.2 积极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 第47页 |
6.2.3 持续巩固重点扶持的发展导向 | 第47-48页 |
6.2.4 坚决完成综改转型的使命任务 | 第48-4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7.1 结论 | 第49页 |
7.2 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