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4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5页 |
|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 第9-14页 |
|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艰难曲折,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受阻 | 第14页 |
| ·哥本哈根会议淡然收场,以碳关税为名的贸易保护蠢蠢欲动 | 第14-15页 |
| ·中美贸易战升温,反倾销案件不断 | 第15页 |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 ·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演变的研究 | 第15-16页 |
|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 第16-17页 |
| ·受贸易保护影响的重要领域研究 | 第17-19页 |
| ·国际贸易制度对贸易政策影响的研究 | 第19-20页 |
| ·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结构 | 第20-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分析方法 | 第21页 |
| ·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 2 国际贸易保护制度中顽固的贸易保护主义 | 第24-40页 |
| ·WTO有关贸易制度为新贸易保护政策预留了制度基础 | 第24-28页 |
| ·反倾销协议 | 第24-25页 |
|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 第25-26页 |
| ·保障措施协议 | 第26-27页 |
| ·技术壁垒协议 | 第27-28页 |
|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协议 | 第28页 |
| ·国际贸易制度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 | 第28-33页 |
| ·反倾销格局的新变化 | 第29-30页 |
| ·贸易技术壁垒和卫生检疫措施的扩大 | 第30-32页 |
| ·竞争政策与多边规则 | 第32-33页 |
| ·国际贸易制度中的大国操纵 | 第33-38页 |
| ·"互惠原则"增加了贸易大国在国际贸易制度建立中的话语权 | 第34-35页 |
| ·国际贸易组织制度中的大国操纵 | 第35-36页 |
| ·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成为大国操纵国际贸易制度的基础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3 当代贸易保护的重点领域分析 | 第40-48页 |
| ·农产品贸易领域顽固的贸易保护主义 | 第40-41页 |
| ·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的现状及特点 | 第40页 |
|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步履艰难 | 第40-41页 |
| ·发达国家夕阳产业领域中的贸易保护主义 | 第41-45页 |
| ·发达国家夕阳产业贸易保护产生的原因 | 第41-42页 |
| ·发达国家夕阳产业贸易保护的特点 | 第42-43页 |
| ·发达国家夕阳产业贸易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 | 第45-47页 |
| ·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现状与特点 | 第45页 |
| ·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长期性趋势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8-57页 |
| ·本文结论 | 第48-49页 |
| ·贸易保护主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 第48页 |
| ·国际贸易制度中政治因素为贸易保护的长期存在提供制度基础 | 第48-49页 |
| ·弱势产业是寻求贸易保护的重点领域 | 第49页 |
| ·相关建议 | 第49-57页 |
| ·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建议 | 第49-52页 |
| ·我国在重点贸易领域的保护性政策措施的实施余地 | 第52-54页 |
| ·贸易保护政策中的报复因素 | 第54-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