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平面框架结构耐火性能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构件和框架耐火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2-25页
        1.2.1 钢筋混凝土的耐火性能研究第12-14页
        1.2.2 钢管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研究第14-17页
        1.2.3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耐火性能研究第17-18页
        1.2.4 框架结构耐火性能研究第18-25页
    1.3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平面框架耐火性能试验研究第27-50页
    2.1 概述第27页
    2.2 试验概述第27-37页
        2.2.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第27-32页
        2.2.2 材料力学性能第32-33页
        2.2.3 试验装置与测试内容第33-35页
        2.2.4 试验方法第35-37页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7-48页
        2.3.1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第37-40页
        2.3.2 耐火极限第40-41页
        2.3.3 温度-时间关系曲线第41-47页
        2.3.4 位移-时间关系曲线第47-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平面框架温度场分析第50-81页
    3.1 概述第50页
    3.2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平面框架结构温度场计算模型第50-53页
        3.2.1 火灾基本原理第50-51页
        3.2.2 火灾模型的合理选取第51-52页
        3.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3.3 材料热工参数第53-55页
        3.3.1 钢材热工参数第54页
        3.3.2 混凝土热工参数第54-55页
    3.4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55-71页
        3.4.1 钢筋混凝土柱第55-56页
        3.4.2 钢管混凝土柱第56页
        3.4.3 型钢混凝土柱第56-57页
        3.4.4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第57-60页
        3.4.5 钢管混凝土柱平面框架温度场研究第60-68页
        3.4.6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平面框架温度计算第68-71页
    3.5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平面框架温度场分析第71-75页
    3.6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型钢混凝土梁平面框架结构温度场分析第75-78页
    3.7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平面框架结构温度场参数分析第78-80页
    3.8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4章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平面框架结构耐火性能分析第81-158页
    4.1 概述第81页
    4.2 材料力学参数第81-85页
        4.2.1 钢材第81-82页
        4.2.2 混凝土第82-85页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85-87页
    4.4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87-100页
        4.4.1 钢筋混凝土柱第87-88页
        4.4.2 钢管混凝土柱第88页
        4.4.3 型钢混凝土柱第88-89页
        4.4.4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耐火性能研究第89-91页
        4.4.5 钢管混凝土柱平面框架耐火性能研究第91-94页
        4.4.6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平面框架耐火性能研究第94-100页
    4.5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平面框架结构耐火性能分析第100-131页
        4.5.1 破坏形态分析第101-102页
        4.5.2 变形特点第102-103页
        4.5.3 节点的刚性第103-104页
        4.5.4 节点的相对转角第104-105页
        4.5.5 特征截面处的内力变化第105-108页
        4.5.6 应力变化第108-123页
        4.5.7 应变变化第123-129页
        4.5.8 框架耐火极限与单个柱、梁构件耐火极限对比第129-131页
    4.6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型钢混凝土梁平面框架结构耐火性能分析第131-157页
        4.6.1 破坏形态分析第132-133页
        4.6.2 变形特点第133-134页
        4.6.3 节点的刚性第134页
        4.6.4 节点的相对转角第134-136页
        4.6.5 内力变化第136-138页
        4.6.6 应力变化第138-152页
        4.6.7 应变变化第152-156页
        4.6.8 框架耐火极限与单个柱、梁构件耐火极限的对比第156-157页
    4.7 本章小结第157-158页
第5章 叠合柱平面框架耐火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耐火极限实用计算方法第158-204页
    5.1 概述第158页
    5.2 叠合柱框架耐火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58-159页
    5.3 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第159-202页
        5.3.1 框架柱顶轴向位移-受火时间曲线第160-163页
        5.3.2 框架梁跨中挠度-受火时间曲线第163-165页
        5.3.3 节点区梁端位移-受火时间变化曲线第165-168页
        5.3.4 框架柱高H/2处侧向位移-受火时间曲线第168-171页
        5.3.5 框架梁跨中截面弯矩-受火时间曲线第171-176页
        5.3.6 框架梁端弯矩-受火时间曲线第176-181页
        5.3.7 框架梁板跨中截面轴力-受火时间曲线第181-185页
        5.3.8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平面框架结构整体耐火极限第185-188页
        5.3.9 叠合柱框架整体耐火极限与单个构件耐火极限对比分析第188-202页
    5.4 叠合柱框架结构耐火极限实用计算方法第202-203页
    5.5 本章小结第203-204页
结论与展望第204-206页
参考文献第206-215页
致谢第215-216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16-217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第217页

论文共2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速寿命试验与无失效数据下的发射装置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关于暗物质粒子和原子核磁形状因子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