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空巢综合症”问题研究--以山西铝厂N社区的独生子女家庭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界定第12-14页
        1.3.1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1.3.2 相关理论界定第13-14页
    1.4 研究现状第14-18页
        1.4.1 关于城市独生子女空巢家庭的研究第14-17页
        1.4.2 关于“空巢综合症”的研究第17-18页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20页
        1.5.1 研究思路第18页
        1.5.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N社区独生子女父母“空巢综合症”问题表现及影响第20-30页
    2.1 山西铝厂N社区的基本情况第20-21页
    2.2 山西铝厂N社区独生子女父母的基本情况第21-24页
        2.2.1 N社区独生子女父母社会方面情况第21-22页
        2.2.2 N社区独生子女父母生理方面情况第22-23页
        2.2.3 N社区独生子女父母心理方面情况第23-24页
    2.3 N社区独生子女父母“空巢综合症”问题表现第24-26页
        2.3.1 认知方面:非理性信念占主导第24-25页
        2.3.2 情绪方面:负性情绪弥漫第25页
        2.3.3 行为方面:退缩行为明显第25-26页
        2.3.4 身体方面:躯体化症状突出第26页
    2.4 N社区独生子女父母“空巢综合症”问题的影响第26-30页
        2.4.1 内部影响第27页
        2.4.2 外部影响第27-30页
第三章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空巢综合症”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8页
    3.1 宏观层面:社会观念影响及政策的两面性第30-31页
        3.1.1 计划生育政策的必然结果第30-31页
        3.1.2 “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与孝亲成本提高之间的矛盾第31页
    3.2 中观层面:社会支持网络的保障有限第31-33页
        3.2.1 社区责任的缺位第31-32页
        3.2.2 缺乏家庭的社会支持第32-33页
        3.2.3 恶性突发事件的出现第33页
    3.3 微观层面:个人因素是造成综合症出现的关键第33-35页
        3.3.1 女性和成年晚期的独生子女父母更为脆弱第33-34页
        3.3.2 非理性的信念以及低度抗压能力第34-35页
        3.3.3 低收入制约生活满意度第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8页
第四章 个案工作介入案例的实务过程第38-48页
    4.1 接案与建立关系第38-39页
        4.1.1 案例背景第38-39页
        4.1.2 预估案主现实性的心理反应第39页
        4.1.3 接案前准备第39页
    4.2 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第39-41页
        4.2.1 收集资料第39-41页
        4.2.2 问题判断第41页
    4.3 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第41-43页
        4.3.1 制定目标第41-42页
        4.3.2 制定工作计划第42-43页
    4.4 服务计划的实施第43-45页
        4.4.1 工作者角色第43-44页
        4.4.2 介入模式第44-45页
    4.5 结案与评估第45-48页
        4.5.1 结案第45-46页
        4.5.2 评估第46-48页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空巢综合症”的对策第48-52页
    5.1 宏观层面:为社会工作介入创造制度环境第48页
    5.2 中观层面:打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构建社区支持网络第48-49页
    5.3 微观层面:提高个人社会工作能力,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第49-52页
总结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建文明城市背景下宝鸡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
下一篇:唐宋中央监察制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