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甲烷氧化菌素催化二价汞还原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微生物在Hg(Ⅱ)清除中的应用第12-14页
        1.1.1 微生物在Hg (Ⅱ)清除的主要程序及机理第13-14页
        1.1.2 甲烷氧化菌在Hg (Ⅱ)清除中的应用第14页
    1.2 甲烷氧化菌素第14-18页
        1.2.1 甲烷氧化菌素的发现及结构第14-16页
        1.2.2 甲烷氧化菌素的金属螯合性第16-17页
        1.2.3 甲烷氧化菌素还原Hg (Ⅱ)的研究第17-18页
    1.3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第18页
        1.3.1 课题来源第18页
        1.3.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8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甲烷氧化菌素催化Hg(Ⅱ)的还原第20-31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0-21页
        2.2.1 实验仪器第20页
        2.2.2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3 实验方法第21-25页
        2.3.1 甲烷氧化菌的培养第21-22页
        2.3.2 Mb的分离纯化第22-23页
        2.3.3 CAS分光光度法的建立以及测定Mb的浓度第23页
        2.3.4 Hg (Ⅱ)的标准曲线的测定第23-24页
        2.3.5 Mb结合Hg (Ⅱ)的研究第24-25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2.4.1 CAS分光光度法测定Mb的浓度第25-26页
        2.4.2 Hg (Ⅱ)的标准曲线测定第26页
        2.4.3 Mb对Hg (Ⅱ)的捕获与还原第26-27页
        2.4.4 反应时间对Mb催化Hg (Ⅱ)还原的影响第27-28页
        2.4.5 反应温度对Mb还原Hg (Ⅱ)的影响第28-29页
        2.4.6 Hg (Ⅱ)的添加量对Mb还原Hg (Ⅱ)的影响第29页
        2.4.7 Mb的添加量对Mb还原Hg (Ⅱ)的影响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Hg(Ⅱ)对甲烷氧化菌生长的影响第31-40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1-32页
        3.2.1 实验仪器第31页
        3.2.2 实验材料第31-32页
    3.3 实验方法第32-36页
        3.3.1 种子液培养方法第32页
        3.3.2 摇瓶发酵培养甲烷氧化菌第32-33页
        3.3.3 细胞生长量的测定第33页
        3.3.4 甲烷氧化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应用第33-35页
        3.3.5 Hg (Ⅱ)浓度对甲烷氧化菌细胞生长的影响第35页
        3.3.6 Mb对甲烷氧化菌在Hg (Ⅱ)存在下的解毒作用第35-36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3.4.1 限铜无机盐培养基细胞生长拟合曲线的验证第36-37页
        3.4.2 Hg (Ⅱ)浓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 铜离子对Mb还原和结合Hg(Ⅱ)的影响第40-49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0-41页
        4.2.1 实验仪器第40-41页
        4.2.2 实验材料第41页
    4.3 实验方法第41-43页
        4.3.1 Cu (Ⅱ)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第41页
        4.3.2 Mb与Cu(Ⅱ)结合后再加入Hg (Ⅱ)对细胞sMMO和pMMO的影响第41页
        4.3.3 Mb与Hg(Ⅱ)结合后再加入Cu (Ⅱ)对细胞sMMO和pMMO的影响第41-42页
        4.3.4 Mb与Hg(Ⅱ)和Cu (Ⅱ)同时加入对细胞sMMO和pMMO的影响第42页
        4.3.5 MMO的测定第42页
        4.3.6 萘酚法测定sMMO第42-43页
        4.3.7 pMMO活性测定第43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4.4.1 气相色谱法测定MMO及环氧丙烷标准曲线的测定第43-44页
        4.4.2 sMMO萘酚标准曲线的测定第44页
        4.4.3 Cu(Ⅱ)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第44-45页
        4.4.4 Mb与Cu(Ⅱ)结合后再加入Hg (Ⅱ)对细胞sMMO和pMMO的影响第45-46页
        4.4.5 Mb与Hg(Ⅱ)结合后再加入Cu (Ⅱ)对细胞sMMO和pMMO的影响第46-47页
        4.4.6 Mb与Hg(Ⅱ)和Cu(Ⅱ)同时加入对细胞sMMO和pMMO的影响第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nton体系处理染料废水耦合铁的回收与资源化研究
下一篇:树突状细胞(DCs)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