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2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1-20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实验技术与方法 | 第22-34页 |
| 2.1 实验原理及设备简介 | 第22-30页 |
| 2.1.1 层裂实验原理 | 第22-23页 |
| 2.1.2 一级轻气炮简介 | 第23-25页 |
| 2.1.3 多普勒光纤探针测速系统简介 | 第25-27页 |
| 2.1.4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简介 | 第27-29页 |
| 2.1.5 三维(3D) X射线断层摄影简介 | 第29-30页 |
| 2.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0-33页 |
| 2.2.1 实验样品设计 | 第30-31页 |
| 2.2.2 实验“软回收”装置的设计 | 第31-33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高纯铝样品的实时测量和回收表征结果分析 | 第34-47页 |
| 3.1 实时测量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 3.2 高纯铝“软回收”样品的EBSD分析 | 第36-45页 |
| 3.2.1 高纯铝双晶“软回收”样品的EBSD分析 | 第36-40页 |
| 3.2.2 高纯铝多晶“软回收”样品的EBSD分析 | 第40-45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高纯铝样品动态损伤分布 | 第47-61页 |
| 4.1 两种表征方法简介 | 第47-53页 |
| 4.1.1 金相分析方法 | 第47-50页 |
| 4.1.2 X射线断层摄影方法 | 第50-53页 |
| 4.2 对比分析两种表征方法的结果 | 第53-60页 |
| 4.2.1 不同冲击强度下沿样品厚度方向的损伤分布 | 第53-56页 |
| 4.2.2 基于三维方法量化二维技术中D_(max),δ和x_n的误差 | 第56-58页 |
| 4.2.3 三维方法表征样品孔洞大小的分布 | 第58-6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