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取水、引水工程论文--泵站论文

淮安三站改造后置灯泡贯流泵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说明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贯流泵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7页
        1.2.1 数值模拟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2 模型试验研究概况第14-16页
        1.2.3 流场测试研究概况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第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模型的建立和数值方法第19-28页
    2.1 模型泵装置三维建模与网格划分第19-24页
        2.1.1 模型泵装置参数第19页
        2.1.2 三维建模第19-21页
        2.1.3 网格划分第21-23页
        2.1.4 网格无关性分析第23-24页
    2.2 控制方程和紊流模型的选取第24-26页
        2.2.1 控制方程第24-26页
        2.2.2 紊流模型第26页
    2.3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流动数值模拟和优化第28-49页
    3.1 泵装置外特性预测及分析第29-30页
    3.2 贯流泵内部流动分析第30-33页
    3.3 贯流泵装置水力损失计算分析第33页
    3.4 过流部件优化改进第33-36页
        3.4.1 改进方案第33-34页
        3.4.2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34-36页
    3.5 改进方案计算结果分析第36-48页
        3.5.1 装置外特性预测及分析第36-38页
        3.5.2 装置整体速度和压力分析第38-40页
        3.5.3 叶轮速度和压力分析第40-43页
        3.5.4 原方案与改进方案导叶出口流场分析与环量计算第43-46页
        3.5.5 原方案与改进方案导叶体出口断面静压分布第46-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灯泡贯流泵叶轮不同叶片安放角的数值计算第49-62页
    4.1 物理模型和计算区域第49页
    4.2 叶轮建模和网格生成第49-50页
    4.3 求解设置和计算工况第50页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50-61页
        4.4.1 外特性分析第50-53页
        4.4.2 不同叶片安放角内部流动分析第53-60页
        4.4.3 流速分布均匀度V_u和速度加权平均角θ第60-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5.1 全文总结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表Ⅰ第67-68页
附表Ⅱ第68-69页
附表Ⅲ第69-70页
附表Ⅳ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城县西南部水资源配置研究
下一篇:基于分形理论的旱灾时间序列特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