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陕西煤业财务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7页 |
2.1 传统财务分析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2.1.1 传统财务分析主体 | 第20-21页 |
2.1.2 传统财务分析方法 | 第21页 |
2.1.3 传统财务分析内容 | 第21-22页 |
2.2 哈佛分析框架理论概述 | 第22-25页 |
2.2.1 哈佛分析框架的提出 | 第22-23页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内容 | 第23-25页 |
2.3 哈佛分析框架优势 | 第25-27页 |
3 陕西煤业战略分析 | 第27-34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27页 |
3.1.2 投融资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3.1.3 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28页 |
3.2 煤炭行业分析 | 第28-31页 |
3.2.1 煤炭行业现状 | 第28-29页 |
3.2.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29-31页 |
3.3 陕西煤业SWOT分析 | 第31-34页 |
3.3.1 优势 | 第31页 |
3.3.2 劣势 | 第31-32页 |
3.3.3 机会 | 第32页 |
3.3.4 威胁 | 第32-34页 |
4 陕西煤业会计分析 | 第34-40页 |
4.1 主要会计政策分析 | 第34-35页 |
4.2 主要会计科目分析 | 第35-40页 |
4.2.1 主营业务结构分析 | 第35-37页 |
4.2.2 应收款项分析 | 第37-40页 |
5 陕西煤业财务分析 | 第40-51页 |
5.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40-43页 |
5.1.1 陕西煤业财务状况纵向比较 | 第40-41页 |
5.1.2 现金流量分析 | 第41-42页 |
5.1.3 长短期偿债水平 | 第42-43页 |
5.2 营运能力分析 | 第43-45页 |
5.2.1 营运指标分析 | 第43-44页 |
5.2.2 营运资金需求量分析 | 第44-45页 |
5.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5-51页 |
5.3.1 盈利指标分析 | 第45-47页 |
5.3.2 盈利能力质量分析 | 第47-48页 |
5.3.3 盈利能力趋势分析 | 第48-49页 |
5.3.4 杜邦分析 | 第49-51页 |
6 陕西煤业前景分析 | 第51-54页 |
6.1 定性分析 | 第51页 |
6.2 定量分析 | 第51-54页 |
6.2.1 财务预警模型概述 | 第51-52页 |
6.2.2 构建财务预警模型 | 第52-54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54-5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7.2 陕西煤业未来发展建议 | 第54-56页 |
7.3 不足与展望 | 第56-57页 |
7.3.1 研究不足 | 第56页 |
7.3.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