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6-16页 |
第一章 从《重建》到《亚历山大大帝》时期 | 第16-32页 |
第一节 叙述体理论的直接应用 | 第16-22页 |
第二节 政治化主题的直接诉求 | 第22-28页 |
第三节 政治化目的下的人物设置 | 第28-32页 |
第二章 从“沉默三部曲”到“边境三部曲”时期 | 第32-46页 |
第一节 互文性情节的投射 | 第32-41页 |
第二节 “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的陌生化手段 | 第41-46页 |
第三章 “希腊三部曲”时期 | 第46-56页 |
第一节 陌生与共鸣的辩证共存 | 第46-51页 |
第二节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 第51-56页 |
第四章 叙述体理论下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创新 | 第56-64页 |
第一节 安哲罗普洛斯的不断创新和探索 | 第56-60页 |
第二节 叙述体和叙事体的完美结合 | 第60-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