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烟草工业论文--烟草初加工论文

豫烟11号的烘烤特性与烟叶陈化效果的研究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9-17页
    1.1 烟叶烘烤特性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第9-10页
        1.1.1 烟叶烘烤特性的定义第9页
        1.1.2 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因素第9-10页
    1.2 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第10-11页
    1.3 酶促棕色化反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第11-15页
        1.3.1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第11-12页
        1.3.2 酶促棕色化反应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第12-14页
        1.3.3 烘烤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第14-15页
    1.4 自然陈化过程中烟叶质量变化研究第15-17页
2 引言第17-18页
3 试验材料及设计第18-21页
    3.1 贵州施秉县烘烤试验方案第18页
    3.2 河南陕县烘烤试验方案第18页
    3.3 陈化试验设计方案第18-19页
        3.3.1. 实验材料第18页
        3.3.2. 试验方法第18-19页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9-20页
        3.4.1 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及质体色素含量的测定第19页
        3.4.2 烘烤过程中烟叶PPO活性的测定第19页
        3.4.3 常规化学成分及中性香味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9-20页
        3.4.4 感官质量评价第20页
    3.5 数据处理第20-21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1-43页
    4.1 贵州施秉县不同烘烤工艺对豫烟11号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第21-24页
        4.1.1 常规方案(T1)烘烤结果第21页
        4.1.2 高温变黄方案(T2)烘烤结果第21-22页
        4.1.3 转定色期前大量排湿方案(T3)烘烤结果第22页
        4.1.4 不同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含水率变化第22-23页
        4.1.5 不同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变化第23-24页
        4.1.6 不同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PPO活性变化第24页
    4.2 河南陕县不同烘烤工艺对豫烟11号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第24-30页
        4.2.1 常规方案烘烤结果第24-25页
        4.2.2 高温变黄方案烘烤结果第25页
        4.2.3 延长变黄期处理方案烘烤结果第25-26页
        4.2.4 拉大干湿球温度差处理方案烘烤结果第26-27页
        4.2.5 烘烤过程中不同处理烟叶水分含量变化第27-28页
        4.2.6 烘烤过程中不同处理烟叶叶绿素含量变化第28页
        4.2.7 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第28-29页
        4.2.8 丙二醛含量变化第29-30页
    4.3 不同成熟度采收对豫烟11号烟叶烘烤过程中酶促棕色化相关指标的影响第30-36页
        4.3.1 烘烤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水分含量变化第30页
        4.3.2 烘烤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PPO活性变化第30-31页
        4.3.3 烘烤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第31-36页
    4.4 豫烟11号陈化过程中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第36-43页
        4.4.1 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第36-39页
        4.4.2 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变化第39-42页
        4.4.3 陈化对烤烟评吸香吃味品质的影响第42-43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3-46页
    5.1 不同烘烤工艺下豫烟11号烟叶相关指标的变化第43页
    5.2 不同成熟度采收对烘烤过程中豫烟11号烟叶酶促棕色化相关指标的影响第43-44页
    5.3 自然陈化过程中豫烟11号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变化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英文摘要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湖水草压榨液的生物处理实验研究
下一篇:改变调制方式对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