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TX的雷达回波模拟器实时控制系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雷达回波模拟系统软件研究 | 第12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系统工作原理及功能实现方法研究 | 第14-32页 |
2.1 雷达回波模拟方法 | 第15页 |
2.2 雷达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3 回波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2.3.1 距离模拟 | 第17-18页 |
2.3.2 速度模拟 | 第18-19页 |
2.3.3 幅度模拟 | 第19页 |
2.4 欺骗干扰模拟 | 第19-22页 |
2.4.1 距离拖引 | 第19-20页 |
2.4.2 速度拖引 | 第20-21页 |
2.4.3 多普勒闪烁 | 第21页 |
2.4.4 距离-速度拖引 | 第21-22页 |
2.5 点目标实现原理 | 第22页 |
2.6 扩展目标实现原理 | 第22-23页 |
2.7 窄带噪声 | 第23-24页 |
2.8 杂波模拟与仿真 | 第24-31页 |
2.8.1 杂波模拟基本思路 | 第24-25页 |
2.8.2 杂波模拟的关键技术 | 第25-26页 |
2.8.3 杂波模型 | 第26-28页 |
2.8.4 杂波仿真方法 | 第28-31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系统实时网络方案研究 | 第32-44页 |
3.1 实时性基本概念 | 第32页 |
3.2 Windows实时性分析 | 第32页 |
3.3 Windows实时扩展子系统(RTSS) | 第32-38页 |
3.3.1 应用程序设计接.(API) | 第33-34页 |
3.3.2 进程与线程管理 | 第34-35页 |
3.3.3 系统内存管理 | 第35-36页 |
3.3.4 时钟和定时器 | 第36-37页 |
3.3.5 共享内存 | 第37-38页 |
3.4 光纤反射内存网络 | 第38-42页 |
3.4.1 光纤反射内存卡概述 | 第38-39页 |
3.4.2 操作理论 | 第39-40页 |
3.4.3 光纤反射内存卡编程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系统控制软件研究 | 第44-68页 |
4.1 系统软件功能 | 第44页 |
4.2 系统软件逻辑状态 | 第44-46页 |
4.2.1 空闲态 | 第45页 |
4.2.2 自检态 | 第45-46页 |
4.2.3 仿真态 | 第46页 |
4.2.4 测试态 | 第46页 |
4.2.5 数据处理态 | 第46页 |
4.2.6 故障挂起态 | 第46页 |
4.3 系统软件结构 | 第46-50页 |
4.4 软件模块组成 | 第50-58页 |
4.4.1 基本目标模块 | 第53-54页 |
4.4.2 速度拖引模块 | 第54-55页 |
4.4.3 距离拖引模块 | 第55页 |
4.4.4 速度、距离拖引模块 | 第55页 |
4.4.5 多普勒闪烁模块 | 第55-56页 |
4.4.6 窄带噪声模块 | 第56页 |
4.4.7 扩展目标模块 | 第56-57页 |
4.4.8 杂波模拟模块 | 第57-58页 |
4.5 远程控制模式 | 第58-59页 |
4.6 软件接.驱动程序设计 | 第59-62页 |
4.6.1 RTX下操作PCI外围设备 | 第59-61页 |
4.6.2 Windows下操作网.设备 | 第61-62页 |
4.7 系统软件控制流程 | 第62-65页 |
4.8 射频输出功率的自动校准 | 第65页 |
4.9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5-67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